让学生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分析

栏目: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5-06-27 21:42:33

《让学生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片段: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生1: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也就是360°。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后会怎样呢?
(师演示,并指导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
生3: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这样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了2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现在谁已经知道其中的1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
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沿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80°,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沿正方形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原来的直角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45°,两个45°加上90°就得到180,所以我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我们肯定能猜测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
生:大于180度
师: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
生:小于180度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验证吗?
生:先量一量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和各是多少度,再加起来算一算就知道了。
师:开始验证。(学生动手度量,计算)
师:你们验证的情况怎么样?
生:刚才的猜测是对的,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
生:刚才的猜测都错了,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师:看来量角器验证还不能叫人心服口服。那么,我们能不能象刚才推导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那样,通过计算来证明。
生:可以把钝角三角形沿着高对折,得到两个完全一样 的直角三角形。因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所以钝角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90×2=180度。
师: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不会求怎么办?我们就可以把它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和等于180度是我们已经证实过的,所以现在我们就知道了第二个结论:钝角三角形内角和……
生:(齐)等于180度
师:现在我们用同样方法可以证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师:现在我们又得到第三个结论,一齐回答
生: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师:原来不管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谁能把这三句话概括成一句话。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师:除了刚才计算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这个结论吗?(小组讨论)
生: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角∠ 1 、∠ 2 、∠ 3 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就拼成一个平角了。因为平角等于 180 度,所以发现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 度。(在展示台展示) 

生:我们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使它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这样三个角正好折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案例分析:
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经验性的两重特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数学教育中既要讲演绎,又要讲归纳;既要求学生小心求证,又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创造——这就是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放弃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机会。这实在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本堂课设计着重暴露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三个方面:重点—如何形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难点——怎样想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疑点——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为了更好地暴露这三方面的数学思维过程,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在学习这个新知之前,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了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这个知识点。所以在复习回忆了正方形的特征和内角和等于360度这个旧知后,让学生动手把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折一折、剪一剪,看看变成了什么图形?从正方形剪一剪变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操作中得到启示,从而推导得出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这一结论是直接从学生已有旧知推导而得,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为后面进一步推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既提供了条件,却又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学生一开始都猜测钝角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结论。学生的猜测不管是对是错,这都是好事,因为可以真实详尽地暴露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全过程。虽然开始学生的两个猜测都是错误,但又是合情的,这是对于知识本身的一种错觉,但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可谓是一贴灵丹妙药。猜想和尝试是数学思维的生命线,学会猜想是学会思维的先导。有了猜想,就必须通过验证加以证实。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抽象能力有限,所以一般采取操作、画图,计算等相对直观的手段。这里先让学生动手测量,再凭借计算作出推理,从而使猜测中的疑点清晰起来,得出了完整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最后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验证这个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和创新思维。
纵观整个流程的每个阶段中,都是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而暴露,集中指向教学内容而暴露。由此可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找准暴露的着力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推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 北京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垂直与平行》教学内容
    北京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垂直与平行》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北京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学情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行与相交的现象无处不在,但由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少,学生只对与本节有密切关系的角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但对平行与相交的现象还只是有初步模糊的认识,尤其是对于

    10-16
  • 四年级计算专题练习
    四年级计算专题练习

    四年级计算专题练习 姓名 成绩 一、列竖式计算 42040 41478 51082 85962 63957 99983 15632 22074 14018 35752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89+52 124+67+274+23 17557 105+953 4785 2536 (75+15)4 63042 720165 12532 25(4+20) 478―149―51 602+389 245+(179+55) 284+167 45(132) 29+206+61 172+(36+74) 567-

    02-19
  • 四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线段图 教学设计
    四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线段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例1、练一练,第52页练习八第1-4题。教材简析: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某种具体方法是这个过程的主线。这就是说,形成画图策略,应该了解画图、学会画图、体验画图、自觉运用画图。教材例题教学画图策略,就是体现这样的教学主线,遵循学生形成画图策略的一般规律。例1通过画图解决问题,初步了解和学习画图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

    05-27
  • 让数学课堂彰显数学思想的力量——“数形结合”教学案例及分析
    让数学课堂彰显数学思想的力量——“数形结合”教学案例及分析

    铜山实验小学 周卫,摘要:数形结合既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数学思想。小学阶段是学生建构数形结合思想的最佳时期,在学生由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中,数形结合正是顺利完成这个过渡的最好媒介。数学学习中,经常会有抽象的数学概念,而借助图形使之形象化、直观化,把抽象的数学语言转换成直观的图形,以便于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建立模型,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意义,这实际是数形结合中以形助数。在数学

    12-25
  • 轴对称教学案例评析
    轴对称教学案例评析

    王金锁 ] 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利用刚刚掌握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用折、画、剪等方法做出各种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知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动手剪出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从而逐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 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有趣的轴对称图形,你能利用一张彩纸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生:能 师:好,不过先

    02-20
  • 四年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实录
    四年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实录

    一、温故知新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能向大家说一说? 生:加法交换律,字母式是 生: 师:大家说的很好,谁能说一说这些式子都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2578=(1258)7 (80+8)125=80125+8125 生: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对运算定律掌握的不错,大家来看,从这副情图中你能找出呢些数学信息? 生: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一打是12个 生:一副球拍有2只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06-09
  • 四下《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四下《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工人第一新村小学 张文艳,教学目标: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6263页 教学过程

    08-06
  •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教学反思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很想上出点名堂来。于是,忙中偷闲认真地阅读了教学参考书。可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是没什么好教的。依我对学生的了解,对例题6020,学生不仅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和笔算,还能把计算的方法说得头头是道。怎样才能将简单的内容上出水平,上出深度和新意来,是我一直在思考和琢磨的问题。今天课堂上的一个无意渗透, 让我萌发了一种新的想法:简单的知识可以将它教得有厚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