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有感

栏目: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1-02-28 17:12:55

《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确定位置》作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用数对确定位置,并且这节课既要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也要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组、排的概念,所以学生能够在老师展示作为表后说出淘气的位置在第2组正数第4个,学生的回答就是学生的认知基础,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支撑,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准确说出说出淘气在“第2组,第4排”,笑笑在“第1组,第1排”。

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组、排的概念,所以学生能够在老师展示作为表后说出淘气的位置在第2组正数第4个,学生的回答就是学生的认知基础,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支撑,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准确说出说出淘气在“第2组,第4排”,笑笑在“第1组,第1排”。

接着老师通过让学生快速记录几个位置,使得学生发现“第×组,第×排”这样的记录方式不太可行,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又快又准的记录位置的方法。正如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学生作为一个个的独立个体,不尽相同,因此学生探索出来的快速记录位置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即学生的认知基础,他们探索出方法之后,还要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将心里想说的都表达出来,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统一标准和写法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数对及数对的写法。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这节课也有一个误区,即老师往往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而忽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这个问题怎么才能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各个部分的时间分配应该怎么合理的分配?以及想要读懂学生,那么老师是否清楚学生的起点在哪,学生的目标在哪?清楚这些之后又该如何在适当时机给学生提供支撑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之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推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1.在__________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1673+1675=167_______ 28225-2225-6225=________225 398+639-394=______________ 2.有5个小朋友,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56,158,160,162,164,问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98+265+202 273-73-27 250134 3200425 4.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 1.口算

    07-21
  • “错误的结果”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错误的结果”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五(3)班 吉如玉 (问题)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23。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答案吗? (思路点睛)从题目的叙述中,我们知道:4.23是一个错误的结果,不 过,这个错误的结果,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想一想:这个错误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读了题目,我们知道,它是用3.56加一个一位小数得到的。小马虎计算时,用3.56加这个一位小数,得到4.23。根据被减数4.23和差3.56,可以求出另一个加数:4.23-3.56=0.67,也就是

    02-04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一、神机妙算我会算(19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870-780= 4013= 10413= 9632= 5499+54= 20020= 254= 3030= 36+65= 245245=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需要验算(8分) 61033= 59466= 98436= 验 算 3、运用简便计算的思路,完成下面的计算。(6分) 2536 =254( ) =( )( )=( ) 81054 =8109( )=( )( )=( ) 36024 =3606( )=( )( )=( ) 二、对号入座我会填

    02-05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成绩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9分)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2、在○里填上〉、〈或=。 ① 352070 ○ 35+2070 ② 81027 ○ 81093 ③ 45095 ○ 450(95) ④ 365(65+38)○3656538 3、在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①67-25=42 ②58-37=21 ③832=166 4214=3 90-21=69 200-166=34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02-19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

    01-06
  • 2018苏教版四年下学期《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2018苏教版四年下学期《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1~3题。教学目标:1.教学中充分利用算盘,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概念,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并能够联系计数单位独立地写一写、读一读,从而初步理解整万数的意义和写法、读法。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整万的数,认识万级以上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掌握千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的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

    06-28
  • 指向“以形解数”的深度学习案例解析——自主开放思维可见的课堂研究
    指向“以形解数”的深度学习案例解析——自主开放思维可见的课堂研究

    最近一直在听我们学校的王爱丽老师的一节课四年级上册的《变与不变》,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根据4812=4填空:(48+□)(12+1)=4 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思维反映一点也不差,感叹这节课在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清晰可见。但毕竟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的知识范围还比较小,有些问题在这节课里虽然有办法解决,但是至于为什么这样解决,学生只能从表面上解释。王老师也多次解释,虽然目前在我们的知识能力范围内解决不了

    12-29
  • 从一只蜘蛛说起《确定位置》备课思考
    从一只蜘蛛说起《确定位置》备课思考

    惠济区实验小学 崔静,《确定位置》初备后是在四年级试课,后因为班级都学过了这几课,于是在三年级试课,最终结果无论是四年级,还是三年级,这节课都能较好达成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于是思考如何这节课带给学生的是什么? 容易的不用教,花样太多教不会,挖掘深太难教,我太难了。怎么办?想了想还是去锻炼吧。上了节核心训练课,老师鼓励性语言好,声音好听,我居然每个动作都坚持下来了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