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案例设计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7-01-03 15:20:17

《《穷人》教学案例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穷”,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穷人》,它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你了解吗?(学生交流、师出示资料介绍作者)

3.师:他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今天要学的这一篇《穷人》是他的又一经典力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生字词(1)分组出示:魁梧

严肃、忧虑

抱怨、倾听、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

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2)指名分组读、齐读

(3)师:读完这几组词语,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外貌、神态、动作、心理)

         对啦,看来学习今天这篇课文,我们要多多关注文中的人物。 

3.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感悟“穷” 

1.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现在,就请大家再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穷”,用横线画出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1)学生边读边找句子,并批注,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句子,并说感受。

(3)师分组出示句子

师:刚刚大家说的句子都对,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① 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② 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③ 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④ 从“天气的恶劣”看出“穷”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海风呼啸声、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师:这些语句分别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桑娜家的穷?(指导朗读)

生:从屋内的摆设、从孩子的吃穿、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从天气的恶劣看出了他们很穷。 

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即便渔夫每天早出晚归,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海打渔;即便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邻居西蒙甚至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是令人心酸啊!不过穷虽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4.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桑娜家充满温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预设:“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指名读)师:你从哪些词语里看出这个家很温馨?

  生:“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生:“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2)师:请把你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生朗读) 

(3)师:通过对比,你体会到了桑娜的什么优良品质?

  生:我体会到了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4)生齐读

四、学习写法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画出的句子,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的情景描写,这些都是什么描写?

     生:环境描写(师板书)

     师:通过这些环境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知道了他们生活很穷苦,渔夫和桑娜很勤劳……

     师:我们也要学会这种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这有一点难,没关系,老师给你降低难度,请看提示。

2.小练笔:模仿第一自然段,对你现在所处的环境进行观察和描写,突出一种氛围或你的心情。

3.生练笔、师巡视

4.交流、点评  

五、课堂小结

    生活的艰辛几乎把他们逼到了绝境。然而,就是在这般艰难的情况下,渔夫和桑娜还是主动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我们等下节课再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推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抓住课文特点,渗透写作方法__《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抓住课文特点,渗透写作方法__《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去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着手认真的备课,却发现文章的编者独具匠心,短短的一篇课文中,渗透了好几种写作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 。我想,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教写作方法的好教材,预示,我在课上注意了写作方法的教学。 一、 环境烘托 在课堂上,我抓住四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引导

    07-22
  • 听《理想的风筝》有感:极富特色地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听《理想的风筝》有感:极富特色地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今天,春光明媚,我在直塘小学参加了三校共同体研修活动。太仓实小的沈芳老师执教的《理想的风筝》一课令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谈谈对沈老师的这节课的体会。 一.抓住关键词语作为情感主线,引领感悟文本 沈老师能抓住思念在教学中大做文章,她能以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作为情感的主线统领全文的教学。她以两个主要问题:1.刘老师留在作者(或你)心中的印象怎样?2.作者为什么刘老师这样一个非常平凡的残疾老师?来抓住课文重点组织阅读教学。学生就能十分顺畅地理解课文内容。沈老师善于点拨学生抓细

    03-01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 4-7 自然段,抓住三件典型事例,扣住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通过批注、画图、演示的方法,感受语言的生动、精确,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2.感受作者选材、组材上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写人的方法,感受语言的生动、科学、精确,体会詹天佑的精神。 2.感受作者选材、组材上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写人的方法,整体导入 1.齐读课题 2.通过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写人的方法? 3.这篇课

    05-18
  • 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本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读来生动有趣,比较利于教学操作。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这么几件事: 1.故事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诸侯国(这要与学生交待清楚:什么是诸侯国)与吴国的关系,以便学生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学生对此历史知识一无所知,便很难从更深层面上来理解:为什么说吴王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祸患。那样,教学结束之后,学生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生硬的大道理上,而不是真实的事件上。这是背离文本原意的。 2.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打楚国。如果把这两者各作为一个独立故事分开来理解,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一点

    06-24
  • 《穷人》教学案例设计
    《穷人》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穷,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穷人》,它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

    01-03
  • 六上学与问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
    六上学与问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

    [教材简析]《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勤学好问,先讲为什么要问,再通过哥白尼的具体事例来证实这一小观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然后又讲有了问题要请教别人和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两个小观点,这里面有个递进关系,教育学生要善于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全文,发出从小要养成勤学好问习惯的号召。 这样的说理性文章虽然以前学过几篇,但毕竟接触较少,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如作者的观点、例证所说明的问题,作者的结论等学生一般能通过阅读了解,但是对于说理性文章严密的逻辑层次,语言表达的准确科学性,说理文的特

    01-23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0课《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0课《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詹天佑》一文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写了他不怕困难,不怕嘲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去揣摩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更要启发学生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詹天佑的言行联系起来思考。 如此聚焦詹天佑,就能使学生在反复阅读、比较、品味、思考的过程中,走进文本的深处,走进詹天佑的心灵,从而使詹天佑的形象能够立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詹天佑的身上感

    03-22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乐东县思源实验学校陈康,《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时,我以电影片段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引出课题后,我扣住这个壮字,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不用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