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与典型教学课例研究》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8-12-01 10:38:12

《读《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与典型教学课例研究》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心理资料表明7~10岁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只能保持在5~20分钟左右。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而学习数学知识对儿童来说,又是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所以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低年级学生就会经常出现好动、听讲不认真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在心理学里,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须一直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和无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一个人的注意是否能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简单而缺乏变化的注意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相反,复杂多变的事物,就可以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除此之外,还与个体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坚定的意志品质有关。若个体目的明确且意志坚定,即使该事物本身较平板、枯燥,个体也可凭借其坚强意志,主动调控自己的注意力,使注意力保持较长时间。

课堂上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教师因素

1、教师的教学艺术因素。

如果教师讲课枯燥呆板,千篇一律,语言不生动,没有激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容易分散。

2、所学内容因素。

如果所学的内容本身理论性强或者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样的内容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

3、周围环境因素。

教师组织能力差,纪律松散,教室环境不安静,或个别学生故意制造点气氛,以引起老师及同学注意。这也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之一。

4、教师对学生注意力的调控能力因素。

如果教师不了解人的注意规律,整个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一味强调,使用各种方法让注意力高度集中,会导致学生大脑疲劳,从而注意力分散。

二、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的意志品质差,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的过程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如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自控能力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前,其注意力必然要从当前事物中分散出来。

2、与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有关。

学生的情绪过于低沉或亢奋,其注意力都难于集中到当前所讲内容,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3、与学生当前的需要兴趣有关。如果学生对当前所讲内容不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难以集中。4、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有关。如果学生已有知识能力远远高于当前所学内容,则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满足其求知欲;如果远远低于当前所学内容,跳起来也够不着桃子,都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分析以上原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方法,使学生的注意集中指向在一定的对象上,使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以下几点是几点措施:

一.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刺激物(包括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刺激物和帮助学生维持注意力的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注意。

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内容,

保持教室的环境朴素、清洁、安静、有序。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应保持清洁、安静,应避免一些色彩艳丽或新异的事物的刺激,以免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课堂教学中对个别喜欢搞点小闹剧的学生,要做好其思想工作。使得课堂教学秩序井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那些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力听讲,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1、 幽默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教师应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努力做到语言表达准确,幽默风趣,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动作”有意识地、主动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应,用语言艺术来调动、调整学生的注意。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语言艺术的魅力,得心应手地运用有语言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博览群书,精益求精。

2、直观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抽像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多采用一些身边的实物当作教具、学具,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的教具、动作表演、多媒体演示等等多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多种多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刺激脑细胞,也可以控制学生情绪,使注意集中在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认识面积这一概念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数一数,应用多种感官的刺激,来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认识数。可以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可以摆小棒练习数数;可以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可以按数取物感知数,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数。
二.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扰和干扰,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进行教育目的的教育,目标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生只有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他在行动上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1.鼓励、表扬法

教学时,要注重影响学生意志行为的外部因素,如:榜样、强化、学生之间关系等。学生好表现,喜欢受到教师、同学的表扬与鼓励。如:教师在课前表扬个别学生认真,其他学生就会马上向他学习,专心听老师讲课。教师在课堂上称赞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好,在以后的提问中,受到表扬的同学就会更积极回答问题。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手鼓励个别表现出色的同学,使学生因受到表扬、鼓励迅速集中注意力。

2.停顿休整法

当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暂时停止讲课,形成无声刺激,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学生会因感觉不到老师声音而产生新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讲的内容上来。也可以给学生讲个小典故,既有教育意义又使学生注意力恢复。

3.巧妙暗示法

有的学生好做小动作,上课爱说话,可以用语言,眼神,手势等做暗示。

4.个别提醒法                                      

当个别学生心不在焉而暗示法又起不到作用时,教师可以边点拨边走到该生身旁,或用手整理一下他的课本,或亲切依靠在他书桌旁边,或用手轻轻敲敲他的课本,提醒他应该把注意力收回到学习上来。

5.重点提问法

通过采用重点提问法可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关注着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学生无论回答对错,都要给予中肯又善意的循导。

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是学习主体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体的主观作用是关键。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学习的结果。而学习过程,贵在持之以恒。只有意志坚强,能吃苦肯钻研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会积极思考,即使所学内容枯燥,他也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是马克斯.范梅南教授用朴实的语言和平充满智慧及灵动的思想和我们讲述一个个动人及真实的故事.那些故事,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让人亲近,读后很简单就从这些例子当中体验到我在和学生相处时的一些感受,值得一读再读地细细品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那样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就有教学机智,这种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反应,一种面临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我们教师对学生学

    07-22
  •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 在整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常被提起过程就是一切。如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P103]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P202]然而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P209]教育专家尹建莉在联合推荐中也这样写道:作

    07-22
  •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出自陶行知的《每天四问》(节选);摘自《活着就是幸福》一书 【书香】《活着就是幸福》是这个暑假校长赠与大家的精神食粮,分上、下两册,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是继《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之后的又一生命读本。 简洁、淡雅,以白色为基调的封面给人以清爽之感,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舞动,淡墨妆点的写意画使人浮想联

    07-22
  • 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书,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原因有很多,最大的恐怕还是懒惰吧。这个暑假,在儿子的影响下,我终于耐心地读完了整本书,还做了两万多字的摘录。掩卷沉思,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在书中,老卡尔向我们叙述了自己是如何把一个智商平平,甚至还有些痴呆的儿子教育成一个天才的。因为他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

    07-22
  •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为了完成任务,带着几分无奈和几分好奇,在网上下载观看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然而纪录片中所述内容深深地触动着我,也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 在《教育能改变吗》视频里也都是很真实地反映,比如对高考的反思: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还是不能去除,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还是老一套模式,甚至在近几年人们对高考反应快达到顶峰的阶段,出现了一个个偏离教育本质的事情。学校还是以考试为出发前提,学校领导者以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出更多高分和前几名的学生为骄傲,老师们如同一个个流水线上高负额的机器一样,制造着一个个雷同的,经过反复操练

    07-22
  • 眼泪只能流一滴——《小小的我》观后感
    眼泪只能流一滴——《小小的我》观后感

    无意间同事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小小的我》。看时眼泪一次次情不自禁地留下来,看后让我为之感动。这部电影主要讲一个伤残儿童栗欣短短的一生,人物微小,如沙海中的一粒,但却给人留下无限深思。为什么?影片从童心这个角度,做了大大的开掘。是童心焕发出的光彩,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久久未被触动的地方。 一场车祸,让一个如花儿童栗欣成了残疾人,让她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但小小的她却坦然面对,不被任何困难打倒。 她要上学。为了能上学,栗欣咬牙学走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拼命爬起,终于学会走路了,当她艰难地走到

    07-22
  •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陈大伟教授在他的著作《建设理想课堂》中说,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不一定动手做了,写了,就一定是勤快,有时候动脑思考、动嘴发言也是一种好现象。 不由得就想起自己以前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学习《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有一个环节是体会乡下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多姿多彩。要求学生模仿书上的一个句子进行仿写。我采取了一个渐进的指导方法,感觉效果很好。 首先出示书上例句: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指导孩子读好这句话后,

    07-22
  • “学教”的幸福,让我思绪万千
    “学教”的幸福,让我思绪万千

    今天在阅读《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时,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学教的幸福,让我思绪万千。 在学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并年复一年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不禁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渐渐地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当我们把教学不再视为工作,而是视为一种生命活动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就会充满了灵性和活力;当我们不再把学生视为教学任务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会成为不断自我提升,激发自身智慧的场所,身在这样的场所,我们教师感受到的必定是幸福,而幸福的教学必定也能带给学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