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摧毁学生的自信心——读《韩忠玉信心教育大讲堂》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8-11-09 08:40:39

《我们正在摧毁学生的自信心——读《韩忠玉信心教育大讲堂》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的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与日俱增,幼年时,他们会因为能从家长的手中走向对面而喜悦,那是自信。童年时,他们会因为第一次拿到了一百分而自豪,那是自信。但自信心就像一个既有入水管道,又有出水管道的池塘一样,当他们获得成就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自信心也变得越来越羸弱,不堪一击。今日,我不想探寻如何加大入水管道的注水量来提升他们的自信,我要说一说,我们正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加大出水管道的排水量,一步步地摧毁他们那难能可贵的自信心。
我们常听父母说:“你看看人家xxx,从不让父母操心!”“你学学人家xxx,你怎么成绩这么差!”这些话,常被网络各种话题消费,因为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甚至说到大的话语。没错,比较能够使人进步,能够勾起内心的某种欲望,或是竞争意识,可是,当这些话语每天被重复,像闹钟一样时时刻刻响在孩子的耳边,带来的只能是伤害,甚至是摧毁。摧毁了什么?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我们眼中的孩子,与他们自我眼中的自己,全然不同,也许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很优秀,比如在大人们不知情的背后,那个被家长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曾在生活技能上输给过自己。而家长唯一的评价标准,让孩子会产生“我怎么这么没用”的意识,让自己的信心大打折扣。
还有一部分家长,挂在嘴边的不是别人家的事,而是自己的事,他们会说,“你看看,我为了你……”“我天天给你干着干那,你就考这么点分?”“你对得起你爸你妈吗?对得起我们全家人的付出吗?”“对得起”这个词,不能轻易地对孩子说出,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在他们成绩没考好时,这句话会萦绕在他的脑海,让他产生深深的“罪恶感”,他们会极度地否定自己,极度地觉得亏欠家人、老师、朋友,这种深深地自责、否定,完全让他仇视自己,还谈何自信?
还有部分家长,跟孩子说话,音量动不动就高达70分贝以上,最擅长用命令式的口吻,“你必须……”“你一定……”,孩子是自主的个体,当被支配做这做那,不顺遂自己的内心来行事的时候,首先,他们缺少了独立的思维空间,行动支配权利,其次,过度地依赖于命令,不曾觉得自己的价值有多大,不曾察觉自己的内在兴趣、潜能,一切都好像很平庸。平庸的人,缺乏自我的认知、规划和信心。
我常跟学生们说,你不能嘲笑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尊。自尊就是一种自我尊重,并要求他人同样尊重。而生活中,当众夸大孩子的短板,其实就是在对抗他们的自尊,当孩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将自己的缺点赤裸裸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事情总会往极端的方向发展,孩子颜面扫地,尊严尽失,尽管大人们是实话实说或是开个玩笑,无疑击垮了孩子的自信,再想树立并提升,那可就难了。
以上所述,虽然是以一个家长的视角来回顾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但是同样是老师们曾经发生过,或正在进行的一些言行举止,我们需要警醒,这些这在摧毁学生的自信!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关于此书】《中国新教育》是朱永新教育作品系列(共16本)中的其中一本,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征是什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管理法规、教师发展、儿童课程和家教主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关于作者】 在书的扉页中这样介绍: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他倡导的新

    07-22
  •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记得读完《海伦娜的奇迹》之后,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读后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感叹老师们为了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煞费苦心,尤其是阅读之夜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同样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立志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雷夫艾斯奎斯] 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07-22
  • 不容忽视的小小细节——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不容忽视的小小细节——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前言】我曾经阅读过《窗边的小豆豆》、《海伦娜的奇迹》、《成功母亲的7大教育法则》等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书籍,并写下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读《海伦娜的奇迹》有感)、《改变一下视角吧》(读《成功母亲的7大教育法则》有感)等读书笔记,感受了期间的真情、真爱,也常常因书中人物的睿智、豁达感动不已。 现在握在我手中的是一本影响力极大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说真的,在拿到书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然而看着封面上分享全美最佳教师的爱心和智慧、让孩子变成

    07-22
  • 眼泪只能流一滴——《小小的我》观后感
    眼泪只能流一滴——《小小的我》观后感

    无意间同事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小小的我》。看时眼泪一次次情不自禁地留下来,看后让我为之感动。这部电影主要讲一个伤残儿童栗欣短短的一生,人物微小,如沙海中的一粒,但却给人留下无限深思。为什么?影片从童心这个角度,做了大大的开掘。是童心焕发出的光彩,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久久未被触动的地方。 一场车祸,让一个如花儿童栗欣成了残疾人,让她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但小小的她却坦然面对,不被任何困难打倒。 她要上学。为了能上学,栗欣咬牙学走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拼命爬起,终于学会走路了,当她艰难地走到

    07-22
  • 体验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体验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书本第一章的第一小节提到了吃甘蔗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喻指不同的人生方式和态度。并且鼓励第一种方式,即:先苦后甜。这让我联想到了这样一些语句:只要你继续努力,学习上刻苦勤奋,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要你付出了,你就会有收获。加油啊,成功在等着我们。No pains , No gains.我们平时也经常用先苦后甜教育和激励学生。这样的方法也的确使学生在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了进步。 但不乏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感觉到甜味而怀疑甘蔗不是甜的,最终选择了放弃。因此就会有学

    07-22
  • 小学音乐教师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小学音乐教师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经常感到很疲惫也很吃力,为调皮的学生发愁,为不爱学习的学生大伤脑筋。我感觉自己也很用心,却为什么不能换取学生的心呢?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中学习幸福生活这节,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学生学习的意义。什么是学生?学生到课堂上学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这些最简单的问题,自己却没有深刻地思考过。学习生存,学习生活。 什么是生存最需要的?什么是生命最重要的? 现实是整个人生的组成部分,未来是有一个个现实组成的,今天的幸福是未来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部分。就算要追求未来的幸福,随着时代的发展,未

    07-22
  • 教和学于共同体中理解现实
    教和学于共同体中理解现实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感受颇深的是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美丽所凝聚。在这一章中,现实是共同体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教和学就是一个无法割分的共同体,我们寻求的共同体模式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也是认知、教学和学系的使命。我们将从最具挑战的教学概念的核心教学就是开拓一个时间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来寻找这一概念多方面的线索。 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氛围,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为老师是一个引导着,教育者,很多时候,学生就是围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

    07-22
  •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书中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从精神情感层面诠释了教学是一种人生中的心灵工作。生动鲜明、充满感情,令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感悟。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环节的: 案例: 1.出示:例题图 2.组织小组交流,明确要求:(1)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 互相交流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这种图形是三角形,并让每一位学生这样对折一下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