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 > 

取源于生活、寓教于生活——从主题“丰收乐”实录看生活取向主题活动的实施

栏目: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
时间:2016-02-06 18:46:06

《取源于生活、寓教于生活——从主题“丰收乐”实录看生活取向主题活动的实施》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论文摘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斑斓、万千变换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给我的生活更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味道。人的一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来源于生活的活动主题显得更加生动鲜明、贴合实际。如何将来源于生活的主题活动实施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用生活的方式展现生活的主题也许能更好的完成课题的实施。本文着重从“寓教于生活”这个思路来阐述生活取向主题活动的实施,并通过对主题《丰收乐》的网络构建以及实施实录的分析,结合教师本身的思考,来探索出寓教与生活的方法。
前言: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可见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果实累累,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丰收过后带给人们是欢乐与喜悦。由丰收带来喜悦,是生活的一个体现。源于此,主题活动《丰收乐》的实施也有了主要思路和方向。在实施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抓住“丰收”和“乐”这两个关键词,将每天的各个活动与本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感受到秋收时带来的喜悦与欢乐之情。
一、           大班主题“丰收乐”实录
(一)   主题说明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果实累累,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田野里有金灿灿的稻穗、雪白的棉花、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黄澄澄的桔子、红艳艳的苹果、黄色的柿子……大街上,到处飘散着糖炒栗子,烤红薯的香味,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了孩子,他们寻着秋天的足迹,聆听秋天的声音,感受秋的收获。
在这个主题活动实施中,我们尝试和孩子们一起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描画丰收,用自然美妙的声音演唱丰收,大胆创编小朋友一起参与的舞蹈来表现丰收,通过多种形式体验丰收带来的喜悦。
(二)   环境创设
1.      活动室一角布置各类成熟的果实,引导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观察其种类并同伴相互交流。
2.      在活动室一角布置出孩子们用水果以及彩纸装饰出来的各种水果娃娃。
3.      布置主题墙“丰收乐”,布置一颗枯树的形象上张贴幼儿的各类作品,帮助孩子们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三)   家园共育
1.      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到郊外、乡下,感受秋天的变化,秋收带来的喜悦。
2.      建议家长在平时和孩子一起复习近期学习的本领,如歌曲《秋天多么美》。
3.      建议家长丰富孩子们对丰收了解的知识,为教学时有更加出彩的表现做准备。
4.      请家长配合收集一些丰收时的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秋收的喜悦之情。
(四)   自主性游戏
益智区
提供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果实种子、操作盒和种子以及筷子,幼儿按颜色、数量、大小标记夹豆子,送豆子回家。(循序渐进)
绘画区
提供课件《秋天的雨》,白纸、记号笔和油画棒,幼儿自主商量合作绘画作品。提供白纸、记号笔、油画棒、餐巾纸筒,幼儿制作立体的小树。手工区提供水果、彩纸、剪刀、双面胶,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可爱的水果娃娃。
提供被水浸泡过的豆子、铅丝、有规律卡片,幼儿看着卡片有规律的穿豆子都,绕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建构区
提供木头积木、立体小树,幼儿搭建果园。
角色区
提供各种有壳的果实、空盒子,在商店分类摆放后再售出。娃娃家的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剥果实。
语言区
提供电脑课件《秋天多么美》,幼儿尝试跟着课件朗诵散文诗。
提供秋收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讲一讲丰收的是什么?表情怎么样?
(五)   教学活动
 
 
丰收乐














(一)
黄黄的香蕉
秋天多么美
苹果丰收(二)
丰收童谣
小兔拔萝卜
小小运输员
口报运用题
可爱的果娃娃
二、实施效果分析
《丰收乐》这一主题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孩子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关注,是孩
子很喜欢的主题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秋天丰收所带来的喜悦。经过为期一周的主题活动后,发现自己预设的部分目标达到了设想,孩子对秋收后的丰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却没有能够很好的感受丰收后带来的喜悦与欢乐。下面简要总结了活动实施的情况:
(1)   教学活动紧扣主题,活动中处处体现丰收的快乐。
教学活动开展中,以“丰收”为立足点,通过散文诗、故事、舞蹈、歌唱等多种形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引领孩子们感受秋收的足迹,聆听秋收的声音,了解秋收的画面,领会秋收喜悦。
散文诗、故事、舞蹈、歌唱等形式生动、活动、活泼,孩子们能够较容易的参与到活动主题的各项活动。此外,孩子们在声音影像的直接引导下,激发了参与活动的兴趣,也间接了解丰收带来的快乐。
(2)   游戏活动丰富多样,让孩子们在“硕果”中感受快乐。
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东西都是丰收的果实。如准备浸泡的豆子、米、各种水果等。在游戏环节中,利用果实作道具,让孩子们在与果实的接触中获取欢乐与知识。如:利用浸泡的豆子,用来有规律的穿成串,并绕出各种造型;用各种各样的豆子、米制作豆子贴画;用彩纸剪贴制作各种有趣的水果娃娃;在超市中提供各种水果让孩子们分类,并开展比赛让孩子运用各种促销方法售出;在探索区请孩子们用筷子夹豆子,按颜色、大小、数量进行分类;在角色区请孩子剥果实招待客人等。
这一周活动丰富多样,游戏材料新鲜有趣,孩子们每天都觉得很新鲜。新鲜多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还得到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自然常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切身感受了参与游戏活动的快乐。
(3)   谈话活动中,只把握了乐之然,而没有把握住所以然
主题活动开展中,只是强调了丰收或丰收带来的“乐”,却没有很好的在谈话活动中,把“为什么丰收会有乐,为什么乐来自于丰收”这个环节把握好。在晨间谈话中,围绕“秋天里有哪些丰收的水果”、“秋天里有哪些丰收的粮食或蔬菜”、“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这些果实的照片”以及“你在哪里看到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是怎么收取果实的?”这四个问题,不断像孩子们介绍“丰收”,却忽略了向孩子们介绍农民伯伯耕田、播种、等待收获、获得果实的不同过程与心情,所以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孩子们对秋季丰收的果实以及收割的方法有一些了解,但对“丰收带来的‘乐’”的感受较少,孩子们对丰收后的喜悦基本停留感官上,却没有能够真正从内心去感受丰收的喜悦。(如何做我才能更体现出乐来?)
二、           “丰收乐”主题活动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方法的调整
(一)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丰收乐》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主题实施效果整体较好:孩子们学得很充实,也能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能够让孩子们切身的感受到秋收带来的那份喜悦之情。主要有两个原因:
(1)孩子缺少走近自然地机会,不能够亲身在丰收的田地中体验丰收、体验快乐。
(2)谈话活动中没有适当的帮助孩子理解丰收后为什么会有快乐。没有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
《丰收乐》这一主题中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都源于生活,可怎样用生活来展现,将其还原于生活是这一主题教师在实施中缺乏思考的最大问题。最终孩子们没有很好的感受到“丰收乐”的原因就在于缺少——生活化。
(二)调整的方法
(1)   环境创设法
主题活动来源于生活,最直接有效的一点方法就是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均应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种有利条件。但生活是动态的,生活是过程化的,虽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还原于现实生活,但我们应尽可能贴近现实环境来实施幼儿园课程。例如,在《丰收乐》这一主题实施前我们可将农作物、丰收的果实、食物的种子、秋天的一些特征变化、秋收的图片分别布置在活动室的不同地方,让孩子们身处“丰收”,感受“丰收”。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孩子更快的进入主题,更好的理解主题。
(2)   现场教学法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那么反之亦然:生活即教育。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这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教育功能之认识的体现。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生态环境不只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主题《丰收乐》的实施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孩子们缺少亲近生活、感受生活的机会,与生活脱节,主题后动实施效果才打了折扣。》仍以活动《丰收乐》的实施为例,如有机会的,可以设立一节活动科让孩子们去实地参观丰收的现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认识很多的农作物、参观丰收的过程、更能感受到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后丰收的那份喜悦。
(3)   交流讨论法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最容易帮助孩子了解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不论是晨间谈话还是日常活动的过称中,教师都应该有目的性的组织幼儿进行思考。比如在以《丰收乐》主题,紧紧围绕“什么丰收了”、“哪些人快乐”、“为什么快乐”,这三个点进行交流讨论,让孩子们在交流、经验提升认识,感受他人之感受、学习他人之知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家长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三、           总结
生活的过程化、动态化、多样化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结合生活不断探索。生活取向的主题活动的实施,更加要求我们要将生活“搬进”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孩子们真真切切的通过情景的创设、现场的参与、交流与讨论,来达到我们主题活动实施的目标。寓教于生活,我们可以做的更多、更好。
推荐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
  • 教师解决孩子间争执的策略反思
    教师解决孩子间争执的策略反思

    孩子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中,老师扮演了什么角色?在传统观念中,幼儿只是法律保护的客体,是成人社会既定目标的加工对象。于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把幼儿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象人造卫星一样围绕在老师的周围,便于老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完全是以警察的身份出现。 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孩子的不信任,以及对孩子发展权利的误解。幼儿同样具有一个作为完整的人的权利,其中就包括体验权和参与权。当幼儿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已经具备了掌握某种能力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教师如果不放手让他去做、去亲身体验,幼儿的身心就不能得到

    06-22
  • 由集体中的个体表扬所引发的思考
    由集体中的个体表扬所引发的思考

    钱塘春晓幼儿园 钟月明 【摘要】教师在教育个别较特殊幼儿时,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寻找机会进行表扬,所谓抓住教育的契机、抓住幼儿的闪光点,但表扬的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在集体中个体的公开表扬对个体自身及对同伴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表扬效果与个体的公开表扬事件和不同的年龄有关系。本文就个体的公开表扬之后,对幼儿个体及同伴的群体反应等现象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幼儿;个体表扬;同伴 在《我们的表扬哪里去了》一书中提到:教育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应为了表扬而表扬,表扬的目的是在孩子未成熟时,在孩

    06-22
  • “设疑”让故事放飞幼儿想象力
    “设疑”让故事放飞幼儿想象力

    故事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想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多于互动、倾听多于想象,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索然无味,压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阻碍了幼儿的智力发展,严重影响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以看出想象力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如何在故事中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的自由飞翔呢? 同一个故事内容,两

    06-22
  • 建设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建设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摘 要] 幼儿园学习共同体是幼儿教师心中期待的和谐精神乐园,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确立共同的愿景、营造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倡导协商、对话的学习方式、提升幼儿教师的个体与群体反思能力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建设 幼儿园学习共同体 策略 一、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说起共同体这个感觉就很美妙,它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人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学习共同体一词的英文是learning community,也可以译为学习社区,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大概是指一个由学习者

    06-22
  • 有效策略让桔子花开得甜美
    有效策略让桔子花开得甜美

    午点的水果是桔子,我就想和幼儿来制作美丽的桔子花,想让幼儿感受到桔子花的美和体验动手的快乐。 首先,我请幼儿和桔子交朋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知桔子的特征,了解自己的桔子朋友。幼儿很主动热情地和桔子交起了朋友:有的和桔子问好,有的用手抚摸着桔子,有的用脸去亲亲桔子,还有的凑到了鼻子上闻。在这种近距离的看、摸、闻、说中,幼儿感知到了桔子的特征,知道桔子是桔黄色的,是圆圆扁扁的,是软软凉凉的,还是香香的呢!此时让我看到了幼儿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可爱的桔子。 接着,我就引导幼儿来制作桔子花。我以桔子的口吻拟

    06-22
  • 排队也要运用教育中的艺术
    排队也要运用教育中的艺术

    一直以来排队就那么几中形式:要么从低往高排;要么按照班里的座位来排;要么分组排队伍。因此,孩子们在队伍中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的。 一天天气很好,户外阳光明媚,而且没有风。因此,午餐后我想带小朋友到户外走走。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小朋友们我们到外面去走走吧。小朋友听到要去外面玩,很快把手里的玩具放到抽屉里。123加油了,排队了随着我报数,小朋友动作都很快,几个慢了的小朋友在同伴的催促下也很快排到了队伍中,这样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排成了四排。接着,我们像往常一样第一排在最前面接着二、三、四队排列,我们来到外面散步

    06-22
  • 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几点做法
    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几点做法

    甘肃临泽县鸭暖大鸭小学 赵慧玲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

    07-20
  • 宽容孩子的“破坏”行为
    宽容孩子的“破坏”行为

    中午,月月和几个孩子围在洗衣机旁,专注地听着洗衣机里传出的轰轰声,我正想招呼他们,只见月月悄悄地揭开洗衣机上的盖子,哈哈大笑起来,快看,里面有好多泡泡啊说完,月月弯腰捞起洗衣机里的泡泡,小心翼翼地来到洗手池边,手一松,手里的泡泡全部落在水龙头上。旁边的孩子见状也纷纷模仿月月,不一会儿,洗手池里的每个水龙头上都被戴上了泡泡帽。 孩子们这种捣蛋的行为让我有些恼火,可转念一想,中班的 孩子 正处于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或难以理解的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如果我这时过去简单地批评他们几句,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