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9-02-13 14:31:1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2011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理清具体情境中数的相对关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语言交流信息,能够为解一定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运用恰当的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素材,创设情境,设置主问题驱动,让学生在经验中生发,激活学生自身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已有认识;在体验中实现自主建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比较、归纳出根据场景图列出的两道加法算式的共同特征,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从而进一步明确几个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这是学生建立乘法概念的基础,也是乘法含义的生长点,这些都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提供了感悟经验。

试一试中,通过“摆一摆”,显现学生的动作思维,通过“说一说”洞察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填一填”明晰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立足于自身活动经验,实现自主迁移、自主发现,真正构建儿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化、直观化。

教学例2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找出已知条件,并根据题目中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列出2+2+2+2”的连加算式后,要让学生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4×2=8”,也可以写成“2×4=8”。 这些安排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经历“列出加法算式一抽象出几个几相加一 写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指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我们不能把乘法的含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体会,实现对乘法含义的主动建构。另外,这里由加法到乘法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里可以着重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乘法算式中各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帮助学生实现平稳的过度。然后结合第一道乘法算式,向学生介绍乘号,结合第二道乘法算式,介绍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和积,并示范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随后的 “试一试”,让学生先看图说一说每堆有几只鸡,有几堆,求一共有多少只鸡,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语言载体外显,留下痕迹。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应该学到了什么,还应该重视他们是怎样学到的。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使他们在列式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关于课本第22页,“想想做做”第2题,可以组织学生先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请学生演示交流,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在书上画出自己的摆法,最后填一填。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中列出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虽然4个3和3个4的含义是不同的、列出的加法算式也不同,但可以列出相同的乘法算式。这一题,教材上还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还能摆出几个几?”这里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尽可能想出不同的分法,再展示和交流各自的分法,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各种不同的分法,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让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迸发出闪耀的火花,进而指引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模型化,让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的课堂中,真正实现对已有知识的自主迁移。

结合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度的特点,教学本课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提供直观上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力求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边动手边动脑,真正做到让学生的思维在指尖跳跃。
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课堂训练试题(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课堂训练试题(冀教版)

    第八单元练习题 1、把一个正方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3、正方形和长方形共同点是( );长方形和四边形共同点是( )。 4、正方形是特殊的( ),长方形是特殊的( )。 5、我们学过的( )( ) ( 都属于四边形。 6、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剩下的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7、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8、一个长时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边长是( )的正

    07-21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 二 年 级 数 学 (60分钟完成)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我会填。(每空1分,共35分) 1.看图写数。 写作: 这个数是( ),它是由( )个千, 读作: (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用4、0、9、6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 3.一万里面有( )个千;18个十是( );32个百是( )。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克或千克。 重30( ) 重 650( ) 重 4000( ) 5.一个星期有7天,35天有( )个星期

    07-21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认识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认识教案

    第 2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 题: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2、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等。 教 学 过 程: 预设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活动效果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

    07-21
  • 概念解构:联系儿童生活经验(二下《认识平行四边》)
    概念解构:联系儿童生活经验(二下《认识平行四边》)

    儿童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来源与课堂学习,很多是来源与生活中的积累。比如图形的学习,如果只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去解构,对学生的测量就不一定完全准确。 只从数学知识的出发的核心概念网络(二下《认识平行四边》) 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基础是长方形,因此它的概念解构要与长方形相联系,长方形有着三种变式或特殊形式(位置的变化,无垂直或水平边;邻边差异极大;邻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形成类似变式或特殊形式。不管是长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水平垂直方向的,是学生表象积累最为丰富的,比较容易判断,在对边和邻边的位置与长短发生

    02-08
  • 认识长度与身体上的“尺”相结合,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反思《认识厘米和米》
    认识长度与身体上的“尺”相结合,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反思《认识厘米和米》

    苏教版二上新教材第五单元认识《厘米和米》与老教材有所不同,最大的改变是综合实践活动由原来的《量一量》改为《我们身体上的尺》,仔细研读教材后,我发现了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组: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概念。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 3.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每当学生遇到填写单位名称,或者长度单位的比大小,就让我忍俊不禁,一直摇头学生对长度没有概念,只能用大量的习题提高学生的正确率。一方面觉得可能孩子还小,对于抽象的

    04-10
  • 把握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把握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有效地数学课堂,是建立在教师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上的。因本次教学苏教版二上《认识平均分》是为今后教学《认识除法》做好铺垫,也是学生完成从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所以我认识到本课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建立符号意识,才能准确表达数学思想,避免日常语言的繁复、冗长或含混不清。 例如: 3个人分12枝铅笔,平均每人分几枝? 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123=4(枝) 日常语言 数学语言 符号语言 认识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因为除法的意义就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平均分的两类分法

    04-11
  • 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后进生的问题意识案例
    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后进生的问题意识案例

    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主要理解能力、基础知识储备、自学能力有限,分不清重难点,更加缺乏问题意识,通常一个例题预习完,都不知道这例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就算是预习了好几遍,还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以、一头雾水,所以在新授课上更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学生。后进生的问题意识太淡薄或者说没有一点的问题意识,这是阻碍后进生转化的主要障碍,所以在设计微视频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五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

    02-13
  • 借助示意图解决问题
    借助示意图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上84页例5,题目主要是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过的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座位数够不够坐的问题。 在课堂活动中,先引导学生读题,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问题是:租这辆车能否坐得下? 分析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先算出乘客的座位数,以及二(1)班总人数,再进行比较大小,如果班级人数比座位数多就不够坐,如果班级人数比座位数少就够坐。故重点是求客车的座位数。 在课堂活动中,给学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