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0-04-02 08:22:49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第10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巩固质量观念的建立,知道1000克=1千克。

2、在初步建立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的质量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能够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千克=1000克)。还知道大约15个鸡蛋是1千克。那你们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

2.提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课件显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1、思考与交流:认识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1)学生称出1个苹果的质量。引导发现:苹果的大小不同,质量也就不一样。

(2)称出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3)小结:稍大的苹果,4个苹果约重1千克,中等大的苹果,5个苹果约重1千克。

2、尝试与解决: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

(1)用1千克苹果大约有4个或5个为标准,尝试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解决方法。

方法一: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20÷4=5(千克)

方法二: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20÷5=4(千克)

(3)以1千克苹果大约有4个或5个为标准,引导学生思考:20个特大苹果或特小苹果大约有多重?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4000克=()千克400克+600克=()千克1700克-900克=()克

2.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小亮约重26()。一个小皮球约重30()。5粒瓜子约重1()。

3.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4.一筐香蕉连筐共重30千克,吃了14千克后,剩下的香蕉与吃掉的同样多,香蕉重多少千克?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如果4个苹果1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20÷5=4(千克)
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 冀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升级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冀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升级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四年级语文升级质量检测试题 一、 基础知识。14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标出。(5分) 猛啄(zhu zho) 恐吓(xi h ) 犹豫(yǜ yu) 玷污(din zhn) 拾级(sh sh) 宣布(xuān xan) 间或 (jin jiān ) 忧虑(yōu yiou) 悼念(dio do) 腼腆(diǎn tiǎn) 2、读拼音写汉字。(5分) shēng xi do nin zhn hn zh xu shēn qū ( ) ( ) ( ) ( ) ( ) 3、比一比,

    07-21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一)》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以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有若干个问题组合而成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据杨玉东教授调查,每节课教师提问,有的多达百余次。短短的四十分钟,有百余次提问,试问一下,这么多琐碎的问题,

    03-29
  •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计算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呈现和利用的思考: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计算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呈现和利用的思考: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在原课标的基础上新增了运算能力这一重要的关键词,可见,运算能力应是学生必须具有的数学应用技能之一。计算教学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法则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者结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而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呈现和利用谈几点思考。 一、计算教学中呈现学生多种思考,优化算放,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磨砺 本节课上的两幅情境图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所以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在计算203=60中,

    04-11
  • 注重探究过程,放手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二上P78)》教学反思
    注重探究过程,放手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二上P78)》教学反思

    涂美娣 本课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在学生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调查学情分析发现,学生通过表内乘法(一)、(二)以及乘加乘减、加法与乘法的比较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已经很到位。在此基础上进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更为明确。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05-13
  • 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按步理清解题思路
    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按步理清解题思路

    学生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这样求相差数的问题,如:小英摆了25个花片,小华摆了16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少摆了多少个?小英比小华多摆了多少个?两个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一样,但因为都是表示求两数之间相差多少,所以都用减法来进行计算,所以孩子们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不假思索。 二年级下册出现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如:小英摆了11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多摆了3个,小华摆了多少个?小

    09-16
  • 百足虫的100只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百足虫的100只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二年及下册的《有余数的除法》本课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表内除法》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结合我们工作室这次活动的主题阅读教学,于是带领孩子们边读百足虫的100只鞋这本绘本书,边从中学习新知识。 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分给小朋友正好分完和分给鼠小弟有剩余两种情况比较认织余数,知道余数的产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第二个环节

    12-22
  • 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后进生的问题意识案例
    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后进生的问题意识案例

    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主要理解能力、基础知识储备、自学能力有限,分不清重难点,更加缺乏问题意识,通常一个例题预习完,都不知道这例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就算是预习了好几遍,还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以、一头雾水,所以在新授课上更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学生。后进生的问题意识太淡薄或者说没有一点的问题意识,这是阻碍后进生转化的主要障碍,所以在设计微视频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五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

    02-13
  •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以“认识时、分”教学为例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以“认识时、分”教学为例

    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令人向往,面对着多彩多样的世界,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已经熟视无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事情也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何谈深入的探究。为此,在知识的学习中,要逐渐创设一种氛围:有趣、有吸引力、有神秘感、有成就感,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在教学《时、分、秒》这部分知识前,我在班级中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