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9-13 10:45:23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有幸参加2015年海南省小学语文卓越教师林尤雄、冉茂娟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准备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二十多天下来,收获也很多。

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第二课时。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特点进行描写,体会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学生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一、阐述教学意图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是,高年级的文章这么长,时间又有限制,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我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本课设计,我突出了学法、写法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父亲的形象明显丰满。

二、反思教学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我始终强调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反诘、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

虽然本节课我做了许多准备,但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之后,我抛出问题:“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时,学生当时有很多答案,有认为“了不起”的,有认为“坚强的、勇敢的”等等,而我因为预设,想把学生引导到下面一个问题,所以只简单地把答案归结为“了不起”。如果这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在朗读方面就可以做到层层推进,教学效果会更好。

本节课我只抓住了一个中心问题,但由于急于赶后面的环节,想进行同类文阅读和小练笔拓展,因此对于“这对父子是怎样的了不起?”这个中心问题,感觉学生的认识仅限于我所创设的环境,并未真正深入。特别是“为什么说父亲是了不起的”这个问题,应该多找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让孩子们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和环境,真正地体会到这位父亲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寻找自己的孩子,这样会理解得深刻。对于“儿子为什么了不起”这个问题,处理得也不够深入,如果让孩子们想象一下阿曼达当时在废墟下的情况一定更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和无私。

由于时间紧,对学生的指导内化不充分,所以仍然忽略了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语言,对父亲的语言及神态未能很好抓住,人物形象仍未饱满,同时,教师的语言感染力不够,声音过于高昂,不利于学生静心思考。

三、授课之后思考

四“磨”《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切身体会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到了该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回归本真语文,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上让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是我在打磨设计时思考最多的问题。

美国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生曾说过:“如何学习写作,不是在写作中学来,而是应当从阅读中来。”这一次的课堂我虽然涉及到了,但是没有当场运用,课后慢慢想想有点可惜。如果还有机会再上,我想把课文分为三课时,第二课时重点理解父亲的了不起,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1. 抓对话,体会的人物品质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感受人物的品质,在感情阅读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2. 观察对话特点,体会表达形式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我想通过学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心中种下解密的“种子”。在教学中,对课文中集中出现的几种对话形式,着重引领学生思考、探究,这也是对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教学引领,为学生将来的习作实践打基础。

3. 迁移阅读,体会表达形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学片断设计迁移阅读,加强了学生对学生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知识。

4. 及时仿写,迁移运用语言形式

学以致用才是有效的学习,这节课主要抓住人物的对话,突出认为的品质的写法,此时可以通过出示一个场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对话来进行写话,此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表达形式,通过外在的言语活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表达,这样的教学针对语言形式进行小练笔,使学生更加快捷掌握了人物对话描写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测考试卷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yǔn nu dǎn qi shāng y f jīng qǐng zu ( ) ( ) ( ) ( ) 2、辨字组词。(4分) 妒( ) 寨( ) 援( ) 壁( ) 护( ) 塞( ) 缓( ) 璧( ) 3、画龙点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理( )气( ) 攻( )( )克 铤而走( ) 故( )重演 如( )大敌 心( )如焚 ( )兵不( ) 4、选词填空。( 4分) 因为

    07-21
  •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题,质疑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也就这样,但对著名作家萧红来说,却是一个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课前已板书在黑板上),齐读。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你们以前怎么学的?生1:先看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生2:与前面的课文对比,比较着学。 师评价:你们的孙老师真优秀。 师:今天再教一种多遍读的方法,默读、浏览,有一定速度,甚至快到一目十行。 2.引导学生将课题变成问题。 达成共识:祖父的园子是怎么样的? 二、一读课文 1.浏览全文,思考: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点?想到一个词(用什

    07-22
  • 品文本之爱,析文章结构——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
    品文本之爱,析文章结构——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

    太仓市港城小学 顾君津 听了孙琦老师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篇文章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点一下孙老师的课。 一、抓住文本体裁特点,进行教学 这是一篇散文,孙老师就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课前的名言出示背诵,到后来文中找作者情感的句子,老师都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孩子的爱,之后设计了主问题找体现冰心喜爱儿童的句子,写写体会,再想想作者

    06-26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五年

    07-31
  • 苏教版五下册《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下册《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一、了解童谣、歌谣的不同之处, 课文详细地描述了一些童谣和歌谣。从字面上理解感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我问到:歌谣和童谣有什么不同的时候,学生一时语塞。我点出了童、歌两个字的时候他们方才有所领悟。后来我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出描述歌谣和童谣的词语,找到后又对动听和幽默风趣理解,学生才能准确朗读童谣和歌谣,读出它们不同的感觉。 二、重点解读4、5、14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讲的是作者赞美、感谢母亲。赞美母亲的聪颖、嗓音的甜美,说明家乡人民生活清苦但是精神生活丰富。感谢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充满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爱之情

    05-10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

    10-29
  •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首先,课文明确了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某件事情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其次,课文创设了情境:假如你要去找老师,希望他同意你办一份报纸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情境中,教材提示了三点:第一,做到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把办报纸的设想讲清楚,尤其是办报纸的目的,以及可能给同学带来的好处;设想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疑虑。通过分角色扮演,模拟交流过程。最后,提供三个可能的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任务和同

    11-25
  •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无名岛》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无名岛》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时发生的故事,将军意外发现守岛战士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菜地,菜地呈中国地图的形状。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故事反映了无名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本课从将军的视角,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