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美术活动论文 > 

对幼儿进行快乐情感培养的实践

栏目:幼儿园美术活动论文
时间:2017-03-24 20:41:26

《对幼儿进行快乐情感培养的实践》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美术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们认为,要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快乐性原则。站在生命成长的角度看,教育是生命个体成长的一种环境、一种营养、一种帮助。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是否成长,是否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因此,在园的一日活动应让幼儿感到轻松、快乐,使之在安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生活,才能与人和环境积极互动,获得自主发展。2.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指在快乐情感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活动及其环节,不失时机地把快乐情感因素巧妙地铺垫或弥漫于幼儿接受影响的不同机会和层面,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快乐情感的激发、体验、维持和巩固,从而体现快乐教育的浸染作用和循序渐进的影响。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却收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双化过程中收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3.体验性原则。生命需在体验、感动中才能快乐成长。情感的获得是以丰富的美好的体验为基础的,在快乐情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创设与教育情境相一致的意境,将大自然当作大课堂,大社会当作活教材,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调动多种感官充分体验。同时使幼儿主动投身于各种活动中,获得各种丰富的体验,从而激发和产生快乐的情绪情感。4.个性化原则。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个体素质、性别、性格不同,因而每个孩子的兴趣、喜好、情感体验、需要,都会有所差异。快乐情感培养注重个别化教育,要求走近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个孩子的理解与表现,保护孩子特有的童心和纯真,使之得到张扬,最质朴最纯真的情感得以抒发。要适时把
握孩子的情感需求,特别关注个别不快乐的孩子,以情感人,以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园快乐生活。 
推荐幼儿园美术活动论文
  • 美育,让幼儿回归生活
    美育,让幼儿回归生活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特点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他们对周围世

    06-22
  • 对情境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
    对情境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

    美国教育家Leigh Chiarelott提出的情境化教与学认为,教学和学习是受到情境所驱使的,通过情境的作用,可以将学习内容跟学习者的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因此,情境被广泛地运用于学前和各年龄阶段的教学中。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有利于引起孩子的情绪共鸣,引发其在特定的背景的情感支持下自主参与美术活动,到达的教学效果也比较好。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可以创设哪些情境呢? 生活情境,是最能引起幼儿共鸣的,因为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选择源于生

    06-22
  • 儿童绘画中形式美要素的结合(二)
    儿童绘画中形式美要素的结合(二)

    儿童绘画应融中国绘画的点线与西方绘画的团块,使儿童注意观察客观外部特征和主观精神意识,更好地结合中西方的形式美。传统文化偏重主体精神,绘画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侧重于点线、色(固有色或黑白墨 色,而非色彩)、质、气韵等抽象形态和内在感受。儿童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浅陋,主观意识强烈,极易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完全可以凭借儿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主观思维,表现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其缺点是较散漫,缺少整体感。儿童时期没有对事物深入了解、观察,更使儿童思维上没有框框,自由想象。比如,在画《抗洪救灾》一画时,我问洪水没到了膝盖,

    06-22
  • 做好加与减,让欣赏与创作相得益彰
    做好加与减,让欣赏与创作相得益彰

    一直以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对欣赏的正确认识,往往会出现只重视创造性绘画,而轻视作品的欣赏;或是过度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而轻视对作品的多角度感受的现象。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已经认识到了欣赏对于创作的重要性,但如何让孩子得到充分的欣赏,让欣赏更好地服务于创作的体现比较少,有的是为了欣赏而欣赏,没有与创作结合在一起;有的是考虑活动时间会不会太长,把原本不该省的省去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又不会牵制太多的时间呢?我们来试着结合大班的美术活动《快乐的小丑》做个加与减,看看活动是不是会更适切。

    06-22
  • 为孩子精心编织一双自信之鞋
    为孩子精心编织一双自信之鞋

    临泽县板桥镇西柳小学:刘建华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还应时时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孩子,采用赏识、鼓励、表扬等多种正面教育手段,为孩子精心编织一双有为所需的自信之鞋,让孩子穿在脚上,引导孩子迈出坚定、勇敢、踏实有力的脚步,身心愉悦、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一次美术教学活动,我教孩子们尝试用棉签画我爱吃的食物。孩子们第一次学习用棉签画

    06-22
  • 乡土美术课题活动记录《乡土化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小班理论学
    乡土美术课题活动记录《乡土化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小班理论学

    20100322课题活动记录 时间 2010.03.22 地点 小班备课室 内容 美术教学策略交流 参加人员 陈云娥、闻静佳、倪玲玲 简 要 记 录 策略之一:不断提出疑问 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让幼儿考虑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策略之二: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 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得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

    06-22
  • 诠释托班儿童涂鸦之作原始之美(赵建琴)
    诠释托班儿童涂鸦之作原始之美(赵建琴)

    充满快乐的涂鸦 看惯了中大班幼儿流畅、老练的笔法,初到托班时,我真有些不知所措。如此简单的线条都不会,画纸上只是些凌乱的符号,我有些着急,甚至想让他们依样画葫芦。这时,幼儿给了我启示。恬恬的美术作品总是班里最抽象的,任你怎么看都看不懂,然而她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涂涂画画,还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是什么令她如此开心呢?不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线条吗?可暗暗留意一阵后,我就明白她的快乐了。原来,在恬恬眼里,这是她和线条在玩游戏,一会儿线条躲起来了,一会儿线条又出来了,还会变戏法呢!这在托班孩子的眼里是多么神奇的事啊,怎

    06-22
  • 欣赏·理解·对话——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解释学思考
    欣赏·理解·对话——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解释学思考

    现代解释学把人与物、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概括为理解与对话的关系,理解过程就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就是一个艺术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艺术史家的研究结果或艺术批评家的评论,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对话的过程。因此,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话的过程。用现代学的理论观照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不但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有方法论的意义。 一、帮助儿童建构前理解 现代解释学认为前理解是实现理解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前理解是指理解主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