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抓住“创作背景”学习古诗——读《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有感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11 09:32:24

《抓住“创作背景”学习古诗——读《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初想读这本书,是被书皮上的“浅浅”二字所吸引。我想语文教学涵盖的内容太广泛,需要让学生学习了解的内容涉及也是非常繁杂的,那么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并且让学生真正的学会点什么,学有所获,真是太不容易了。让我感觉到语文教学一直没有一个突破的好方法,如何“浅浅”地教,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
读了几个课例之后才知道,肖培东老师所谓“语文教学的浅”是充分运用了文本的资料,文字本身就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资源,每篇都能提练出一个主要问题,牵引着学生的读和悟,真正的走进文本,回归文本,用心发现最能贯穿全文的问题,引领学生去读。正如钱梦龙老师的评价:这种“浅”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正如我们所说的“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这时的平淡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淡,而是绚烂之后向平淡的回归,是绚烂的高级形态。
现代文教学如此,那么牵动古诗教学的主线是什么呢?应该也可以寻到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中心内容。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每一位诗人都有他的故事,每一首古诗的创作都有他特定的背景,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有感而发,才成就了我们千古传诵的美文。由于年代久远,仅从字面上很难感受到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悲喜。我认为,细致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教学《观沧海》时,我在学生读诗后,出示了详细的创作背景:作者曹操,他一生南征北战历经艰辛,其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积极进取,把统一中国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统一天下了。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观沧海》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的。大战前夕,身为主帅的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波涛涌起的大海,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了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情感体会。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让学生读创作背景后再读诗歌,学生的感情立刻饱满了,语调激昂了。真的能听到那种豪放,感情基调就通过朗读自然体现出来了。特别是读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孩子们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那么抒发情感的句子读一读就知道了。抒发了什么情感,再读背景和诗歌,两者结合起来探究就能得出: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通过背景的了解,学生对诗歌中作者抒发的情感能深刻具体的感知,远远超过老师单纯的讲解和分析。
叙事了解。本首诗的叙事部分是哪一句?学生细读背景再读诗歌,叙事句一目了然:“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不需要一字一句的去翻译,就能说出诗句的大意:登上碣石山,来观看大海。即明确了地点,又明确了事件。通过细读背景,让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了叙事内容,比看诗句的字面翻译要清楚得多。
写景赏析。登上碣石山,看到了什么?学生读创作背景,结合诗歌内容,识别出写景的句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自然就把写景句和抒情句分开,不会混淆。不需要经过翻译诗歌,不需要根据意思判断筛选,而且学生把握非常准确,不需要老师反复强调。
虚实结合。至于虚写和实写的认识,我同样让学生读写作背景去学习。那么看到的和想到的能分开吗?在熟悉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再读诗歌,实写和虚写也不是一个难点了。
对于古诗的学习,在熟读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叙事、写景、抒情及写法,每一方面的内容学生都能理解,真正成为他学会知识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在古诗的教学中,创作背景不能只是让学生读一遍,简单的了解一下,而是要细细读,慢慢品,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随感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随感

    3月15日,又一次前往实小听课。每次的外出学习,都会给我带来不小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 上午听课两节,一节是龚老师的《三打白骨精》另外一节是范老师上的作文课《这里有个颠倒的世界》,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不同,上课的风格各异,但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严谨的课堂教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龚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在龚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扫除了字词方面的障碍,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拓展了课外知识,习得了写作的基本知识,如此高效的课堂教学主要归功于龚老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在设计中突出了三巧。

    07-22
  • 学习《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的体会
    学习《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的体会

    周三下午,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和《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深有感触,课改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扬长避短。我们的短是什么呢?专家指出,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弱。形成这一原因有诸多因素,但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进行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1、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

    07-22
  • 语文教学需要语言知识
    语文教学需要语言知识

    语文新课必在实践中有点去知识化倾向,或是语言淡化知识。看了先生语言学家刘大为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发现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弱化语言知识的教学,吸取教训绝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刘大为先生说,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母语使用者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而必须具备的、对母语的科学认识。言下之意,我们可以理解为,要提高语言能力,发展语文素养,必须掌握语言知识。 刘先生又说,元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借助语言知识才能实现对母语自身的认识和研究,语言知

    07-22
  • 寒假作业巧布置  快乐应用实效强
    寒假作业巧布置 快乐应用实效强

    快乐的寒假即将来临了。对于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而言,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除了让学生完成学校下发的寒假作业本外,有些老师会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词语、日积月累等基础知识再抄一下;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写几篇作文;还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读一些书以上的有些做法,我也曾经尝试过。我觉得都挺好的! 但今年,我突发奇想。我想对我们班的寒假作业进行一次改革。具体作业内容如下:一、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好词好句、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有选择地运用到

    07-22
  • 研讨会之构筑理想课堂
    研讨会之构筑理想课堂

    2008年7月12日上午8时,2008新教育第八届研讨会之构筑理想课堂按时举行。与会者早早来到会场,静候研讨会开始。 上午第一节课由郑桂华老师执教,郑桂华老师,安徽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市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上海市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上海市青语会副理事长;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其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2006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她上的课具有鲜明教学特色。今天她执教的是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上课的学生是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五

    07-22
  • 浅议“学·思·测”教学模式
    浅议“学·思·测”教学模式

    四川省南江县大河镇小学教师 罗定佳 近年来, 学校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并实施了学思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效果。 学思测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教师挖掘整合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这一校本教研的主线实施。这是由新教材预留给教师的空间,赋予教师的责任,以及传统教学中的不同程度,较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的。学主要指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学生自主探学、生生合作助学、教师导引

    07-22
  • 有关课堂有效性“同堂异构课”听课感想
    有关课堂有效性“同堂异构课”听课感想

    上午听了三节精彩的语文课,有关课堂有效性的,同一篇语文课上出了不同的味道。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就课堂的有效性来说,

    07-22
  • 课题研究: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课题研究: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少教多学的实践研究对学生来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体验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中进行探究。不仅使他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技能,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少教多学 的实践研究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进行探究活动和合作讨论,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问题的情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学科问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使学生有思考、质疑、表述、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