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靠我自己去寻找发现的》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教学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到这边工作时间累加起来也有大半年了,细想这半年中,很多都发生了变化,说话,待人接物等发面都在慢慢地改变,就是这过于细微的变化,让我没来得及去分析这种变化是利与弊时,它已经形成了,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但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控制这种变化的。方法就是,当每一件事(让你犹豫不绝的事)出现时,你就要考虑的的周到、长远一点,想想如果自己这样做了,有什么后果呢?对将来的影响是不是好的呢?但我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是行动多于思考,话说出口了才意识到这样说不好,解决的策略就是说话前先想几秒钟,或者少发言。在上学期我也明显感觉到听别人的话,可以不断更新你原有的认知,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聆听,学会聆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大智若愚比较好。绕的远了其实我想说说我和我学生之间的事。 下面就讲讲我和学生吧,话要从头说起。
依稀的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红蜻蜓》与《十六岁的花季》。《红蜻蜓》里的孩子充满朝气,即使淘气也淘气的让人心疼,即使学习再不好的孩子还是有他纯真善良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思考、有思想的“个人”。《十六岁的花季》让我影响最深的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那份亲密,老师会慈祥地摸着学生的头,不管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老师都会第一个站出来,用爱感化他们。我不知道是小时候看的电视对我的影响太深了,还是出于内心的一种渴望,现在我就是抱着这种想法的一名教师。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有思想的,是能辨别好坏的独立个体。因为有思想,所以我想,我可以用“爱”来感化他们,让每一个人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回到了现实,现在,我变的越来越严厉,越来越不会微笑。开学至此已两个多月,这两个月和孩子们的接触还不如上学期的一个月,也清晰地感觉到孩子们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学期我经常会感到很累,学生很不乖,但即使这样,很多时候只要和他们在一起,我就很开心,上学期只要一个星期中有一天他们能全神贯注地听,我就会很开心。现在即使他们一个星期表现都好,我内心的开心还是没有之前的那么强烈,我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我越来越重视“分数”而不是“学生”了?有一段时间我是这么认为的。以前的空间(想学生本身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的愿望)现在都变得很淡。想的更多的是“课怎样上才能让他们都听明白”“谁的作业还没有交、谁的还没有订正”“某某上课不听讲,我该怎样让他听讲”……所有的思想空间都是围绕这学生的学习。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我连做梦都会想到这些问题……
我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但出于自身来说,我不喜欢这样。因为我觉得,作为教师,除了教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我们应该更关注学生自身。而不仅仅只是关注学习。现在有时候想想,如果有人问我“你和学生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或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抱歉,我一时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正是我渴望的事,也是我觉得很悲哀的一件事。每每听到他们说某某小孩真有趣时,听到他们在说和小孩之间快乐的事情时,我更多地是感到难过,因为我没有,而这恰恰是我最想拥有的。
我知道我缺少一缕 “阳光”,这阳光是靠我自己去寻找发现的。我必须找到它,也许这就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