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浅谈中段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20-12-20 17:13:39

《浅谈中段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在我们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里提到从读到写,由简单到难。由于在小学阶段中可分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然而做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同仁们都认为:“作文难教最头痛的事,如此看来,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先从读写结合谈起。关键词:读说写相结合、词句子积累、练习仿写大家都深知:农村的教育起点低,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对读写联系跟不上,读的少写得也少,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才开始练习写作,因此,很多学生对作文感到陌生,甚至有害怕的现象,有些学生一想到写作文时就拿起有关作文书去阅读,却不知如何去吸取文中的“营养”。一提到写作文心里就慌乱了,总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不知从何下笔?,常常引用流水帐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到读写结合呢?下面我来谈谈以下几个看法:一、读说写相结合贵在积累在小学语文阶段中读是说的基础,说是写的前提,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读说的训练。只有学生读得正确流畅,读出节奏、语气、感情,话才能说得清楚、流利、有感情,学生才能正确的表达出来。 在小学阶段,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有重之重的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多留出些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例如范读、个读、齐读、引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每一种形式的读都有其独到之处,至于何时采用何种形式读应根据课文的需要而定。如范读可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并在日积月累的课堂模仿与课余练习中积累经验,这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再如个别读、齐读、自由读、赛读等,可减轻学生的阅读疲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如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情境中去朗读。而在教学
《巨人的花园》、《负荆请罪》时,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再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学生读起来情趣较浓厚。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验,以提高表达效果,为更好的写作打下基础。每当学生拿起笔写作文时很多孩子就难倒了,我认为学生“脑子空空,无从下笔”。主要是学生平时积累少,从创造写作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是“从有到新”复杂的加工的过程。人类获得的信息量越多,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只有让学生们在读书中积累一定的语言和习作方法,才能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自然喷涌而出。古人把阅读比作根,作文好比成树叶,只有树根深才能长出茂盛的叶子。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如何才能使学生增加阅读能力得到书中的妙处呢?这就要谈谈从哪方面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入手了,第一,创设学生读书的氛围,常常推荐并鼓励孩子读好书,把学生读书中积累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都记下来;在写日记时运用到,其次,在班级中或者学校里举行开展好词好句交流活动,同学们之间的信息互换;再次,教师应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述一本书;然后共同把书中好的词佳语摘下来写在卡片上进行有效地记忆。最后,及时奖励那些将积累到的好词佳句正确使用到作文上的同学。俗话说得好:“阅读就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说服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在古代就有一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显而易见,人们在脑海中已意识到只有在读中试写、读与写结合一体,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想谁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有一支神笔,可以描绘出世界中的一幅幅千变万化的蓝图,构思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然而做为一名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也只有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后练笔,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让他们“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的能力!二、读与写相结合大家深知:“在小学语文教材都有精心挑选的课文,文章内容独特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相结合,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并挖掘读写结合点,那么如何来挖掘读写相结合呢?依我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从课文字词句中着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进行精心感悟,这种感悟不但要让学生读通读透,而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领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我在任教《猫》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如文中对“蹭”的理解,如果仅从字面上去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有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又因为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模糊性既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又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所以说从字词句子品读理解是一种很好的效果,而文中的作者-----老舍先生也不愧为语言大师了!又例如:我在执教《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我出示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品读: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这”一“攀”“一”“爬”,赋予了静静的藤蔓动态的色彩。小朋友仔细读一读这些语言,读出“攀”、“爬”的重音,就会感觉到藤蔓奋力向上的长势非常喜人;再深入地细读一下这些文字,结合现实的生活想象一下,你“攀”我“爬”,我“爬”你“攀”,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情景,藤蔓的勃勃生机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那么在学生练习写作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运用上一些好的词语。2、从标点符号中着手我们知道,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载体,是书面语言中言语主体借以传达情感信息的特殊表达方式。读书时,我们应注意文章的标点符号,深入揣摩朗读的语气,把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读出来。比如《丰碑》在教学中写道:“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段文字描写了将军“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他的话简短、干练,呈现出的是一种严厉和恼怒。但是“听见没有”的后边却是逗号,而不是能够表达强烈感情的叹
号。这时,我们根据标点的提示来读一读,就会发现,用逗号,读出来更像是一头发怒狮子的低吼,更能表现出一种即将要爆发的恼怒,比用叹号表现出的语气更加强烈。同时又深化了主题。我们在读书时,诵读品味,咬文嚼字,才会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淡雅之美。3、从篇段落中着手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段落。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例如我们的经典课文《秦兵马俑》第八自然段。这一段的介绍段落对于小学生写作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觉得那里写得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到:“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让我们感觉得兵马俑确实很多。”有的学生说到:“课文里还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佛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就在我们面前。”有的学生说:“课文还用了排比的句式,”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老师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个小作家,观察一下学校里的小菊花,请同学们进学校时要注意观察,看看这些菊花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小菊花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菊花的形、色、味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小菊花写得非常的生动,美丽。我想通过这样的练习,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由得让学生攻破了。4、从开头着手俗话说得好:“凤头豹尾”,作文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的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我认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如:《掌声》这一课在开头式上: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jí),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直接陈述出这一小段,知道小英同学的不幸。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小作者引用开头的设问句,“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5、从结尾入手
依据课文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教师启发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学习了《凡卡》之后,学生明白了凡卡遭受的苦难和承受罪恶,同时痛恨当时的黑暗社会。教师可以启发: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一帮这样可怜凡卡呢?想一想请写下来。又如:“《上帝的回答》一文是这样结尾的: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这样一种自然收束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操作方法是:随着事件的结束自然收尾。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渲染气氛的作文开头形式;总括全文、提升思想、前后照应、令人回味的结尾技巧。三、教学中进行模仿写大家都知道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小学阶级孩子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是从阅读到独立习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在中年级阶段,正是打好基础的时候,这个阶段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一把,想方设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否则,学生将出现害怕写作文的现象。甚至不敢动笔写作文,因此教学中可以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用激发学生写习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我想学生有了胸有成竹的词语后,学会说学写后,接下来我们要及时的让学生进行仿写。首先可以从几个方面去下手:1、教学法中去仿词句要想学生会仿词句子,那么锻炼是学生的基本功;词语是课文的载体,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恰当的词语,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精彩词语和优美句子,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火烧云》这一课教学中有些词语如:“红彤彤”,我让学生仿写几个(ABB)式的词语,话音刚落“白花花、绿油油、金灿灿、红扑扑......”一个个词语从孩子们口中展示出来。2、教学法中去仿写它的顺序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从文中表达具体意思,就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一些文章或课文都有这样的写作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
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如《观潮》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课文是写出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美丽景象。课文内容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使读者如亲眼所见,受到感染。个个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注意观察。3、教学法中去仿写结构仿写时可以根据段落的结构去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的仿写法。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较多的结构有:总分、总分总、并列、排比法等。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桂林山水》一课,全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材料安排来写,那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去写自己熟悉的景物。4、教学中去指导仿写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做到每一篇课文都离不开好的写作方法,然而要写好一篇作文,写作方法十分重要。我们要有意识的去指导学生模仿、借鉴好的文章、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文章的“格”。如《火烧云》一课较好地体现了按时间的顺序来写的。学习中我让学生按时间的顺序来描写一处景物,很多学生就用了“早晨、中午、傍晚”这样的顺序使文章更加层次鲜明,结构完整。四、展开合理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到此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写出那巨人自私时的花园是冷清清的,而巨人无私时百花齐放,鲜花盛开,我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巨人的情景,从中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从中悟出道理:做人不要自私,要与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前不久我执教了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将这首诗写成一段小文章,可写黄鹤楼之美,也可写与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交谈。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去扬州了,路旁的花儿似乎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不想和孟兄离别似的。天空有点阴沉阴沉的,似乎它的心里踹满了心事,沉默着......我们很早就来到了黄鹤楼,这里人喧马嘶,所有的人都在等候船只。有的人静静地注视着远方,有的人欢笑着,有的人沉默着,不时捋一捋胡子。船到了,孟兄登上了船“再见,兄弟,多多保重啊!”顿时热泪盈眶,我也忍不住了,
“再会!”两排热泪齐刷刷的流下来。孟兄挥了挥手,轻轻笑了起来。看着船渐渐远去,孟兄,你早点回来!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又可以让学生训练写作,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总的来说:“通过学生的读,听,说、仿,写等等得到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下子就发挥出来了。课本教材上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有许多好词佳句段值得我们积累,更值得我们借鉴。“读写结合”“为读而写”“为写而写”。让文章锦上添花,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归根到底,读写、仿写、续写等等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写作方法,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阅读可以积累增加借鉴写作方式;写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则是阅读的运用,读写紧密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好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读写结合坚持地把它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它会放出教学的光线,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来提高写作能力。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本教材教法[2]李丹.浅谈读写结合[J]教育网,2015.11[3]吴姗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教育苑萃,2016.8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与情境
    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与情境

    一、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与情境,体现让阅读成为学生有感情的生命活动的人本理念。 阅读是师生、文本形成对话,是思想与感情交流。让学生读不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读。阅读是情感的生命活动,是有情趣的学习生活。本课以悟情为主线进行阅读,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感情丰富的阅读课堂。学生说到继父鼓励我出门一段时,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体会继父对河子的关心;继父鼓励我为看海做准备,采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你的父母看到你做了了不起的大事时,他们会怎么说?真正读出你真能干,河子。的语气,体会继父的内心情感;结尾处的创设情境师生

    07-22
  • 《母亲儿子》教材分析
    《母亲儿子》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析:这是一篇小说,以真实生动的语言记述了发生在一对母子之间的感天动地的故事。文章先写满仓当兵时因公出事,牺牲前,孝顺的满仓请求战友不要告诉母亲,就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接着写战友们代替满仓给满仓娘写信,寄照片,满仓娘非常幸福。最后写满仓娘临终前,提出了和满仓几乎一样的要求,是为了不影响满仓干大事业。文章表达了人间伟大的亲情,体现了爱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 全文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讲满仓告别母亲去当兵,满仓因公牺牲,临牺牲前编造了一个谎言。 第二段(第五至第九自然

    07-22
  • 艺术化语言课文难点的突破——《秋天的雨》听课后主题反思
    艺术化语言课文难点的突破——《秋天的雨》听课后主题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从表面上看在写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以秋雨为线索,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从秋天的到来写起,着重描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时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优美的被艺术化了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图画。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优美诗意化语言的理解、感悟、朗读,来体会秋天的美好。而三上年级的学生很难直接通过抽象的语言理解那么有诗意的语句,感受秋天的美好,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潘老师在执教时,准确地定位了难

    07-22
  • 激活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激活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沈琦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她紧紧抓住了课文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最感人的部分理解、感悟得十分深刻、透彻! 这堂课的亮点还有很多。但是,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就是沈老师在说课时所谈 到的: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具体而言之就是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渗透着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无形中得到启示。最终使我们的阅读课也能为写作教学服务。 我把沈老师的做法称之为激活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因为阅读教学的第一重效了解、感知文本的内容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主线。但是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在阅读教

    07-22
  • 把生活中的快乐带入课堂
    把生活中的快乐带入课堂

    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时常会看到,孩子们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会乐此不疲,哪怕是玩上几个小时,他们还是兴趣盎然。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却总有几位同学不那么专心。不能给他们带来像课余生活那么多的快乐,所以他们会不感兴趣了。如果让学生说说快乐的事情,他们大多会说到课余的生活、游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也能充满真实和快乐?我认为可以收集课余生活中的片段,把他们带入语文学习过程,把这些收集的资料和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新课

    07-22
  • 采用多种方法突破重难点——《大瀑布的葬礼》教后
    采用多种方法突破重难点——《大瀑布的葬礼》教后

    《大瀑布的葬礼》一课讲述的是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体会大瀑布枯竭前后不同的景象,教学难点是体会巴西总统亲自主持瀑布葬礼的深远意义。 本课是略读课文,课文前面有学习提示,提示学生从三个方面展开学习:①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②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③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学习时,我把顺序调

    07-22
  • 寓言中对寓意的理解——《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寓言中对寓意的理解——《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那么,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理解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如何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思维得到发展?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是对寓言的认知,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

    07-22
  •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艺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在课堂上,课堂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维,与学生沟通情感的最直接的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今天听了陈洁琼老师的《孙权劝学》,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必须讲究课堂语言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