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

栏目: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8-01-20 13:59:36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该节课是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六课。在此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比较要统一起点才能保证比较的公平的比较的规则,也已经体验了用手来测量、用各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多种测量的方法,还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受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一个更加简便和更加准确的测量工具的出现便是相当顺其自然的,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的。这节课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是考虑先让孩子们自己体会带格子的纸带产生的必要性和是如何产生的,再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带有格子的纸带体会测量工具产生的工程和收获成就感,最后用自己做好的纸带实践进行测量体会测量工具改进后的优点同时也引发孩子对于测量工具再改进的思考为下一节课做铺垫。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难点是孩子们在制作纸带时黏贴和数值的标注,此外,我希望孩子们在实际学习时能注意测量时的起点确定以及首尾相连等测量规则。总体来说,这节课的难度不大,但是要使各个环节在课堂上顺利开展并且各个细节都把握到位却又相当不易。在12月4日的教学大奖赛上,我对于这节课的实施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也有几点做得还不错的地方,现反思如下。
一:科学课堂习惯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由于上课的对象是我从未教过的二年级,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特点我都比较不清楚,因此对于孩子们的课堂纪律的把控是我最担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4次的试教中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直至大奖赛下课前的一分钟仍然是我最难预想的问题。由此出发,为了能有效的控制课堂纪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动性并且对学生的科学课堂习惯和科学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设定了一个“小小科学家”的评比活动,评比的规则是要想成为“小小科学家”必须具有“最安静”、“敢挑战”、“会思考”、“能实践”这四个特点,每一个特点有对应颜色的点赞卡,集齐四种颜色的点赞卡才能获得最终小小科学家的称号并且获得大奖,但是我也想到课堂上的机会是有限的,因此小朋友们有一种颜色的点赞卡也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品。由于这个奖励机制,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纪律以及课堂的参与度都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也因此出现了一个学生假性思考的现象,那个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点赞卡积极的举手但是当我请到他时他却不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对此我在想不是长期性的习惯的培养和奖励机制也会有可能影响某些学生。
二:合理分配时间,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难点是孩子们在制作纸带时黏贴和数值的标注。因此在时间分配上我听取了周老师的指导,将三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为15分钟、10分钟和10分钟。第一个环节在预想的时间内完成。第二个环节是学生的制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快慢有很大的差距,快的学生在几分钟可以完成制作纸带,而慢的学生10分钟还远远不够。对于这个问题,周老师也给与了我很好的建议,可以让快的孩子帮助慢的孩子,最终课堂的实施效果果然比试教好很多,但是也仍旧有部分的学生没有完成。最后一个环节是每位学生自己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和书的长度,上课班级的学生对于测量掌握并不是太好,也由于这部分没有作为本课的重难点而没有过多的花费时间进行演示和讲解,并且孩子们以往都是合作测量像这次这样自己独立测量也是第一次,因此孩子们测量的结果并不好,在数据汇报时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这里我做得较好的是在难点突破上我用微视频进行指导,效果较好。
三:把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实施
二年级的课堂我认为还是要尽可能的活泼有趣一点,因此我在最后的拓展环节让学校的套头玩偶海之星出现并设定情境测量海之星的腰围,学生比较感兴趣比较兴奋,但是由于前面一个环节的时间浪费,最终感觉并没有达成我自己预期的效果。
四:总结:
总体来说,我对于这节课的重难点把握和课堂的组织做的还是比较不错。但是,对于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和学情了解不够。
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测试题——数的认识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测试题——数的认识

    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数的认识(1A)2013.6 一、 数的读写、组成。 1. 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 ),中的4在( )位, 表示( )个( );5在( )位,表示( )个( )。 2. 3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4个十是( );10个十是( )。 3. 个位上是3的两位数有( )。 4.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4,第二位是6,这个数是( )。 5. 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6. 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3的两位数有( )。 7.

    07-21
  • 抓住本质,关注学生——对《圆的认识》的思考
    抓住本质,关注学生——对《圆的认识》的思考

    我们分析教材,发现,教材是按照认识圆画圆认识圆的特征这三个环节设计的,我们也不难发现画圆贯穿在整个课堂的始终,其实画圆的过程就是对圆本质认识的过程。这节课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将圆的特征结构全部融合在画圆的过程中,我在追求一种以生为本的课堂,在平时的课堂上,尽量做到让学生多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力量去获得知识,这是我努力想实现的目标。今天这堂课就是我想超越自己的一个尝试。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每次时间总是不够用,我想主要还是自己对这样开放模式的不熟悉,不能够及时抓住重点,很好地

    01-23
  • 一年级100以内减法的关键
    一年级100以内减法的关键

    近期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减法,包含了退位和不退位,包含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在教学的初期,我就感觉到了学生的困难,也思考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突显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这一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尽管经历了100以内两位数加法的学习,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从十位算起,还是习惯于列竖式时左边对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继续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为什么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算起可以使得十位不需要重新

    05-25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太仓市经贸小学 王丽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购物,所以在一年级就安排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本课时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一起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课前请家长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购物实践活动,家长也反馈:平时比较注重孩子能力的锻炼,所以半数学生经常会在购物时进行付款、找零等活动。课前还对学生进行了交流调查,发现大多数孩子对人民币是有初步认识的,能够正确区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所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就把本课时的重点放在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在取

    05-30
  • 理解6-9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理解6-9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9月22日下午,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认识6~9,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5,会区分几和第几,本课主要就是要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理解6-9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在教学上我是这样来安排的: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到要学的6、7、8、9,这时是比较形象的:6个小朋友、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为了让学生有意地寻找,我并没有提你在图上看到了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利用图上排队的5个小朋友,先对学生们先前学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再顺势提问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有意地去寻找6,再顺势利用

    10-07
  •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6、5、4、3、2 1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6、5、4、3、2 1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的十几减6、5、4、3、2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想加算减、破十法等方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教学中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让平时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回答,虽然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一组一组的练习,让孩子们在正确口算的基础上观察题目中的规律,这帮小不点的发现让我心生喜悦。第2题

    03-13
  • 增加学生课堂活动《8的分与合》听课体会与感受
    增加学生课堂活动《8的分与合》听课体会与感受

    我听了我的师傅潘老师的一节课:《8的分与合》。我就想谈谈我听了这节课的体会与感受。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较为熟练的掌握了2到7的分与合并能初步有序的回答数的分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关于例题的教学,我在这节课上是让学生把书后的小花片分一分,之后自己编写8的分成,然后再通过习题加深学生的记忆。潘老师的这节课请了8位小朋友作为班级里的好榜样,站到台前。然后请一个孩子来把八个小朋友分一分。首先,这个活动比我的活动要更能吸

    02-01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9加几(凑十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9加几(凑十法)

    吴洁,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凑十法

    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