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政策下,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栏目: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时间:2015-06-21 11:42:41

《“托管”政策下,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几点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各种不同层面的教师组成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团队、教学团队、研究团队等等。它具有一般研究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着自身个性特色。构成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存在着共性,这个共性体现在团队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与发展愿景,有着共同的文化追求。同时,他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体现在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教学观点,不同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文化基础等等。

本文提出的“托管”,是地方教育机构为响应教育均衡化这一国家教育的基本国策,而试行的区域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化发展的政策之一,是借助突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步伐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同时以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这一基本策略为出发点,在区域范围内稳步推行教育集团联动制,并试点城区优秀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举措。托管政策下的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肩负着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使命,更有着在带动发展过程中自身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在共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既吸收多元文化,又保留着各自特性和优势的不同个体之间一种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合作团队。

2008年3月,我校接受了县域的“托管”任务,负责托管两所农村学校。《跨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作为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的子课题,历时了三年多的研究,让我对托管政策下的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有了些许理念层面的思考。

民主参与:共同体建构的土壤

教师发展共同的核心特征就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参与共同体的教学研讨活动。但是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的“托管”行为下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是存在着“以强扶弱”的微妙关系的。这种关系,有可能造成被托管学校教师的文化抗拒与抵触,若托管学校的教师表现出无可挑剔的权力与权威,会使得出的教学理论、形成的教学成果不为被托管的教师所接受。因此,活动的设计应考虑使参与活动的所有教师都能够对活动过程与效果负责。

参与,不仅教师个体是其所属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意味着教师个体是其环境的能动生产者,因为只有当教师个体成为其周围环境的局内人时,才能遵循参与和分担的原则,成为其环境共同构建的合作者。在托管背景下的教师共同体实践活动的参与,既是教师共同体中相对的“弱者”在掌握了共同体的参与文化后,逐渐从该共同体边缘向中心移动,对共同体中的文化的基础也逐渐增多,行动也会变得越来越积极,从而逐渐形成“自我” ,获得主体的身份,得出生命的意义的过程,也是教师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成为“教育专家”的旅程。

当然,如果考虑参与个体的全部可能性,其发展进程又是非常缓慢的,因此,托管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活动中的核心成员应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在必要时应发挥一定的主导与引领作用。

共同的目标:共同体构建的前提

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的生成与运用是共同体建构的前提。目标不仅要促进每个教师个体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养成教师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即作为主体的身份,进而形成整个共同体的“同一性”,促进教师共同体的成长和独立。

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应由所有成员共同建构的,应主要来自于教师个体进行研究时采取的活动以及产生的问题,应考虑各校教师经验的差异与学生的差异,由此基础上产生共同的目标。然而,这种共同目标是指相对意义上的协同,其又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教师个体应养成对目标是否能达成的敏锐性、正确的判断力,以便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一致与共同体目标的一致。

文化创生:共同体建构的培养基

城乡教师共同体发展建设的本质应该是校际间教师与教师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唯有创生一种民主、合作、温馨的学习文化,才能为共同体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和发展的空间,教师才能打破协同的形式走向自觉、自主的发展。“在人类的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利、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1]因此,为共同体成员描绘一个美好的、令人憧憬的教育愿景,鼓励参与者的合作性伙伴关系努力形成一种具有合作气息的教育文化是教师共同体建设的首要工作。因此,在我们的实践研究中,始终将激发共同体成员拥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与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作为重要工作。我们借托管学校教师的执着不懈的敬业精神力量的影响与良好专业素养与理论知识的传递来唤醒被托管教师的学习内策力,以此来构建教师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有了愿景,就有了学习动机,也就容易在共同体中产生归属感,个体成员之间才能形成休戚相关的感情。

赋予权力:共同体建构的动力源

共同体个体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共同体建立的前提。创建学习共同体动机产生之后,就要付出行动,行动的第一步就是向共同体中的成员授权。

(1)赋权于被托管教师

在托管机制下的城乡教师共同体活动中,被托管学校的教师在合作活动中难免感到自己缺乏能力,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总感到无助,从而在合作活动中表现出“失语”现象,这除了需要托管学校的教师给予信心,提供支持、帮助与关爱,使其获得一种安全感与感知存在的重要性,更要赋予权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共同体中的主体身份。

如在跨校研修活动中,先通过商议确定共同的研修主题后,再由三校分别围绕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在分开备课的过程中,明确了各校学习资源的重要性使共同体成员获得了主体身份,产生“沉浮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相互依赖关系。并且要让共同体的成员了解到,除非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有了收获,他自己才算成功。尤其在跨校研修活动中,当把主持人的身份赋权他们的时候,尊重与信任产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研修活动显得和谐而真实。

(2)赋予托管教师权力

为使共同体的建构顺利而高效的进行,需要教育理念与专业技能相对优势的教师指导,这使跨校教师发展共同体与一般的学习共同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必须放大与辐射托管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托管学校骨干教师在共同体活动中有着引领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参与式的,引导式的学习建议,不是权威的象征,其根本目的旨在帮助共同体中相对“边缘”的成员克服在践行课改中所遇到的困难,解除成员之间的隔阂与疏远,使成员在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时不再感到孤独与无助,并激发其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热情与潜力。

对话协商:共同体建构的自生成

城乡教师发展共同的建设因带有行政色彩使其有着与一般学习共同体不同的成长发育过程。它不像一般学习共同体一样是自发组织的,而是人为的“拉拢”,但其追求的环境也应该是生态的,追求的状态是自动运行的。如果靠系统外部的力量强制推行,很有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为此,唯一的选择就是从个体内部渐进地推动,通过系统内与外、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张力促进共同体走向自生成。

要建立起一个平等、协作的学习共同体,尤其是成员之间有着迥异的的学习文化与知识基础的,其所依靠的外部形式必定是对话与协商。那么,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应如何协商呢?实践表明,平等的、富有建设性的对话能够促进有效的协商交流。一次成功对话的标志是,头脑是开放的,与另一个人一起思考。对话不是比赛,目的不是为自己最初的想法辩护,而是在于在对方的帮助下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了解认同新知识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当在与相对弱势的成员对话时,应该让对方感觉到:“你让我有了新看法!你的话使我进一步思考。我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问题了。”
推荐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 小议小学卫生检查
    小议小学卫生检查

    卫生一直是学校里很关心很注意的事情.并且也是相当的苛刻.其中也发生了许多事情.也有很多老师的意见和讨论.稍微小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 (1)检查时间:检查时间不固定的,这当然是比较好的.但在大致时间应该稍有明确.今天早上就有这样的事情.早上我值班来的比较早,7点稍微多一点我去看看自己班级的包干区,打扫的都差不多了.也感叹学生们来的真早.来到教室看到同学们也都在打扫,门口也有点垃圾,等到7:25不到一点下面的同学上来了,班级里还有一个同学在教室扫地,因为还有一点点.这时候检查的来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

    07-22
  • 一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管理工作体会
    一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管理工作体会

    今年下半年,我第一次走进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并接手了一年级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由于经验的缺乏和措施的不完善,这半年来,一直在磕磕碰碰中度过。特别是对于几个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在和他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着艰辛的成果,孩子们的进步和懂事是我最大的欣慰。 真的无法想象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刚刚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丁点懵懂的认识,刚刚对上课有了一丁点感觉,却又要投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我为自己的适应能力感到担忧。记得拿到一册语文书时我内心的担忧和恐惧,这些平日里我认为最简单的知识却给我出了难题,天知道一年级的课该

    07-22
  • 红四乡小学:多举措抓作文教学
    红四乡小学:多举措抓作文教学

    红四乡小学:多举措抓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山乡师生们惶恐的话题。南江县红四乡小学为消除师生们的惶恐心理,采用多举措围剿,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一是开放图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师资再紧张,学校都挤出一名教师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甚至还在教学楼一楼楼道安放了两个图书架,由三至六年级学生轮流负责图书上下架工作,每周星期一图书上架,星期五图书下架入室。 二是督促学生做实阅读摘诵。要求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坚持经典摘诵、佳词妙句摘诵。每位学生都备有专用阅读摘抄本。学

    07-22
  • 创设体验情境转变观念
    创设体验情境转变观念

    激活教师思维也需要外在力量的牵引或触动,创设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是加强教师培训的良好途径。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式:利用好周边的联谊校,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促进校内教研组间的相互观摩;开展好教研组业务学习。 校际联谊:一是引进来。引进的教师也许知名度低于名师很多,仅是周边学校教学、班级管理或专项工作中有专长的教师谈谈做法,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工作方法殊途同归,差异多在理念与坚持上,相同的做法最基本的能起到认同和强化的作用。二是走出去。各教研组再抽几个骨干走出去到二小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再强化说课要求肯定也能有新的起

    07-22
  • 浅谈校园育人环境的主题化营造
    浅谈校园育人环境的主题化营造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营造一种能够让师生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丰富精神、启迪智慧的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现校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我校在育人环境的主题化营造方面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是人生最佳的读书场所,营造书香校园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内涵。我校在多功能教室底楼开放式通道东侧建起了图书漂流驿站,全校每位学生捐赠一本图书,以班级为单位放在开放式书架当中。每当中午或傍

    07-22
  • 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的三个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的三个方面

    开展文化建设,要有理念、有规划、分步实施。1.校长要有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校园文化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力求为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创造一个花园、乐园和家园。 2.学校要制定文化建设的规划。规划是基于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的,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与教师多交流,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可,还要向领导、专家请教,借鉴吸收国内外同类学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的先进经验,并在全校教师中进行了多次论证,才能形成

    07-28
  • 科研引领、追求卓越(序言)
    科研引领、追求卓越(序言)

    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是一所年轻而古老的学校。年轻,是因为她是2005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初级学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古老,是因为她积淀了稚川学堂113年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稚川实验中学创办十年来,在厚德崇文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砥砺耕耘,求实进

    10-15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掌握我们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二年级5班进行了抽样调查,二(5)班共有学生46人,有效票数44票。 本次调查旨在几个方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