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原生家庭行为习惯的原生态小朋友

栏目:小学教师家访总结
时间:2019-02-24 15:11:53

《来自原生家庭行为习惯的原生态小朋友》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家访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原生态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我这里所言的“原生态”却指的是来自原生家庭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由于家长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教育意识,孩子像是未曾雕琢的璞玉一般混混沌沌,尚未开发。
    一位老师用我们班上数学公开课,讲的是“轴对称图形”,老师讲到画在纸上的图形可以采用折纸的方式检验是否重合,但是高大楼房等建筑物如何判断是否轴对称图形呢?一个小姑娘站起来,用普通话说:“那就这样(伸手竖着向下比划),迷喽一下。”“迷喽”这个词是徐州老话,我能听懂,却早已不说,意思是“比划一下”。这小姑娘跟奶奶接触很多,张嘴就来徐州老话,有时候课堂上就把徐州话甩出来了。
    发现好几位学生不会翻书,崭新的本子到了他们手里,也会瞬间变得皱皱巴巴的。喊过来翻给我看,才知道他不会翻书的,我们通常会把手放在书的侧面,用食指轻轻挑起书页慢慢翻过去,即使一本书看完了,也是整齐如新。他们是把手掌趴在书页上,用大拇指和其它四个指头把书页往中间搓,书页立刻鼓了起来,翻了过去的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褶皱。
    一个小男生从春节到清明,都穿着一件外套,拉链坏了,扣子掉了,不仅破旧而且很脏。他总是把扣子胡乱地一扣,也不管是否扣对了,只要保证不从身上掉下来就可以。有一回,我教他敬队礼,不经意地拍了他一下,发现灰尘竟然从衣服上扩散开来,升起一层灰尘。我后退了一步纳闷着这个并不困难的家庭是如何对待这个宝贝蛋儿的。他还振振有词呢:“我们家要省水,所以要少洗衣服,我们家要省洗衣粉,所以衣服洗不干净。”他口无遮拦、心直口快,把家里的情况全部汇报给我,并不觉得难为情,反而有几分得意之色。
    把手指甲伸到嘴巴里去咬,咬得津津有味;把手伸进鼻孔肆无忌惮地挖,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当众打嗝、吃饭吧唧嘴、咳嗽不捂上嘴巴、说话扯着嗓子嚎叫;在地上打滚、一双带泥的手去抓食物……
    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问题,而是深深地打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坐立行走,说话做事都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影子,请他们家长过来,也大多文化层次不高,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有的文化层次虽高,但是对教育一窍不通,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就像小草一样任其成长,那些本该在幼儿园就该养成的基本习惯却没有养成,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未经雕琢,未经开化。
    这样的孩子可能真的很不让人待见,但是的的确确更需要老师的宽容之心、博爱之心,因为孩子无法选择父母,因为很多孩子的的确确没有“摊上好爹娘”。不同的家庭教育,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样貌。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让他们和自己比不断进步,同时尽可能不去指责家长(基本无效),而是直截了当地交给家长可以操作的方法,让家长们按照要求做。
    比如,每天坚持让孩子读书,做到这一条,或许很多孩子就能够逐渐脱离(这是个长时间地事情)家长带给自己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这不是做不到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附近卖废品的老大爷,他读书不多,但是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博士一个本科生,他每次都对我说:“当老师好,读书好,我识不得几个字儿,
但是我让几个孩子都知道读书好。”我也记得班里有个开羊肉汤饭馆的家长,尽管我也借了不少书给孩子看,可最终还是没有迷上读书,孩子上了初中就混不下去了,干脆去父母的羊肉馆干活挣钱。见到孩子母亲,她感叹:“怎么我们家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好,习惯都这么差?上着上着都上不下去了。我又生了一个孩子,看这个孩子能好点不?”我也很感叹,也很希望下一个孩子能好一些,但是如果不管不问,不好好读书,不养成基本习惯,原生态的孩子会一直保持原生态,到成年以后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对而言,家庭教育是终身的,但是,我们既然相遇,就要尽力而为……
推荐小学教师家访总结
  • 不能辜负家长对我的期望
    不能辜负家长对我的期望

    三年一轮回,又到了重新出发的起点,我即将迎来新的一批学生和家长。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从陌生到熟悉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缩短这个过程,学校从三年前就开始了学前家访的工作,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也让我们教师的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我们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昨天,我第一次走进学生的家里,心中有着很多的猜测: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样的人等等。当然,更多的还是期待,期待着孩子的聪明可人,期待着父母的随和、通达。 小勋,一个非常阳光的小男孩,会弹钢琴,对于

    07-22
  • 从陌生人到朋友——一年级教师家访手记
    从陌生人到朋友——一年级教师家访手记

    在9月12日到9月16日短短的5天时间里,我和瞿燕老师、刘瑜老师组成的三人家访团,利用工作日晚上、周日的时间,对一(3)班的9位小朋友进行了登门家访。 此次家访,是一次团队活动,在团长的带领下,我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虽然不是自己班上的学生,但是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和这些陌生的孩子成为了朋友,今早,走过一年级的走廊,有个家访过的孩子还对我点头微笑呢,我也回报了一个微笑给她!回想,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已有六个年头,这些年来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但第一次去家访我不认识

    04-11
  • 一年级新生家访随想——一年级教师家访总结
    一年级新生家访随想——一年级教师家访总结

    一年级新生入学将近两个月了,学校组织老师们去每一位孩子的家里走访。我与顾静艳老师同行,负责去五个孩子的家里。这五个家庭有共同点:其一都比较富裕,四户是做木业生意,一户夫妻俩都在码头工作;其二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其三对学校都比较满意。但各过各家,各开各花,五个家庭呈现的情况又是各不相同: 小敏有个五年级的哥哥,兄妹俩无话不谈,相亲相爱。父母带着他们从重庆到北京再到浮桥,几经辗转,现在这里做木业生意。夫妇俩不但注重两个小孩子的功课,也十分关心孩子的情商。所以只要一有空就带着孩子出游,要求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

    04-27
  • 一年级家访杂记:发现每个孩子完全不同的一面
    一年级家访杂记:发现每个孩子完全不同的一面

    本学期对孩子们的家访已近尾声,因为是第一次家访,我努力做到每个孩子的家里都去走一走,看一看,不仅仅是为了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在校、在家表现,更为重要的是看看孩子们生活、学习环境。通过一趟又一趟,发现每个孩子完全不同的一面,也发现了孩子的一些通

    06-04
  • 走进家庭,贴近心灵(家访总结)
    走进家庭,贴近心灵(家访总结)

    学生情况:小张是我们班六(1)班一名男生。他性格比较开朗,头脑灵活,但比较贪玩,上课经常会做小动作影响自己和其他同学。作业有时拖拉,自觉性差。小张喜欢足球,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晚上经常去附近的体育馆踢球。 家访目的: 1.了解学生在家生活情况,希望家长能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平时也要多学学教育孩子的方法。 2.告知家长孩子最近在校表现,孩子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希望家长多耐心,多陪伴。适当培养足球爱好,把刻苦训练足球的吃苦精神正迁移到学习上。 3.传达教学理念,希望家长多与老师多沟通,多理解。 家访时间:

    12-13
  • 家访是一座连心桥(三年级家访总结)
    家访是一座连心桥(三年级家访总结)

    老师们辛苦了! 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在这丹桂飘香的时节,为积极响应太仓市教育局发出的千师进万家 携手助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和须燕老师走访了三(4)班的10个学生家庭。我们按照学校的要求,遵守家访纪律,传达教育政策,得到孩子家庭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在家校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 家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熟知的词汇,因为它是在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在建立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坦诚,信任和互助关系上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意思就是要摆正心态,以诚相待,这

    12-28
  • 一年级家访——家校共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
    一年级家访——家校共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

    一年级是孩子步入小学阶段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时期,班主任的工作变得尤为关键。而改变一年级孩子习惯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如何调动家长积极性,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是每个班主任要研究的问题。 所带的班级有个很特殊的叫王少旸的男生,面对他的特殊让我感觉抓耳挠腮,同时他也成为其他任课老师向我吐槽的对象。课堂上,他时而满教室地乱跑,时而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扰乱课堂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更有令人惊奇、惊讶

    12-08
  •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有问题的教育方法和方式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有问题的教育方法和方式

    初次了解到他,是在七年级军训的时候,老师们看着学生军训的间隙,私底下在议论:他是双胞胎之一,是哥哥,在我的班,六班,弟弟则在一班,没有深入的了解,单单从几天的军训来看,弟弟沉着、稳健、冷静。而他却活泼、好动、爱说。在后来的几次切磋中,听他的妈妈说,他们上小学的时候都在北京,随父母工作的变化而来到郑州,在小学的时候,因多话的缘故,给他起的外号话痨子。在之后的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展开的过程中,逐渐对这对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