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师《论语》读后感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8-12-02 11:36:22

《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师《论语》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什么人可以做老师?孔子的回答没有婆婆妈妈,没有引经据典,没有意识形态的论述,只一句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温故而知新”。
“温故”是一种态度,一种过程,一种素质;“温”为温习,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等待;“知新”是一种结果,一种收获,也是一种接续。“知”这里是新知,新感、新超越。“温故”是对所学的尊重、深化;“知新”是“温故”后的发现、新解。其实这里提出的是为师的两个条件。
问题是为什么“温故而知新”,就可以为师了呢?我们知道老师的职业是比较特殊的,他的特点按照荀子的说法是“传道受业解惑”,如何传道受业解惑呢?传道你首先要知“道”,这个“知”也不是一般表面的知,而应是全知、深知、细知,就如我们平常所说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除此之外,对所知还要做到能“举一反三”,“由三归一”;能化抽象为具体,由具体变抽象;能化繁为简,还要能以简驭繁;只是仅仅“知”了、懂了还是不行,还要对知识进行消化,使所知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真正化为自己的知能;这样还不行,这些只是传授“准确”的功夫,也就是“真知”的功夫;作为老师知识的传授在“准确”之外,还应追求生动、新颖、活泼,让学生知之、乐之、好之,达到这一点,对知识必须有新发现、新见解,这是生动、新颖、活泼的基础。达到这些,必须有“温故”之功,必须在咀嚼、软磨硬泡中达到通透,达到上下天光,达到上穷碧落下黄泉,此处茫茫皆看见。不如此,就会昏昏,就会闷闷,而想使人昭昭那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对老师的特殊要求吧。
在我们为师的队伍中,有不少这样的老师,看起来其用功甚大,其用力甚强,其用时甚长,但其效果甚微,效率甚低,什么原因呢?自己的真功力欠缺,也就是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境界。读书在于创造,为师不能照本学科,要在“温故”中有所发现。不能“温故”所知知识只是皮毛,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当下,不少老师似乎在“学新”上很用力,而对经典的东西,打底的东西,或知之甚少,或只知皮相。教书但没有真正地读几本书,哪怕是专业的书籍,更不用说用功钻研经典了。面对人心的浮躁,快餐文化的侵蚀,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倡老师要啃几本“难啃”的书——教育经典名著。“阅读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如吃东西,读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字如喝粥,几乎不用咀嚼就可以喝下去,这样读着读着,‘牙齿’的咀嚼功能慢慢衰减了,‘肠胃’的消化功能也慢慢退化了,于是稍微吃一点需要咀嚼的东西,不仅会感觉牙口吃不消,肠胃也撑不住。好嚼的东西,吃起来固然方便,但总是吃那些并不是件好事,得不到咀嚼的喜悦不说,身体也会受到影响。同理,无需推敲的阅读,也就难以体会阅读的乐趣,甚至还容易心生厌倦。一个阅读者,总是选择‘读得懂’的文字阅读,思维就会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经典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我们精神的血脉,一个不对本民族的经典不进行阅读,不断“温故”的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是不健全的,是不会有多么深刻的眼光的;一个对世界经典不进行阅读,不断“温故”的人,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是不健全的,是不会有多么宽阔的视野的,其“知新”的能力也不会多强的。优秀的老师,都是用经典文化“浸泡”的人,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是对知识、自然、人生有深刻体会的人,是能够把知识变成智慧的人,是能够不断有新发现、具有较强“知新”之创造力的人,是知识之根扎的深远的人,而这些都和“温故而知新”相联系。“温故”是为师的重要前提,“知新”是为师的必要条件。
对于“温故而知新”,朱熹的解释为:“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论语集注》)朱熹的解读同样着眼于教育学的解读,把“温故而知新”视为为师的重要条件,这是正确的。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课堂精彩对话评析
    课堂精彩对话评析

    杨老师上的《螳螂捕蝉》这一课,层次清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课堂生动,以生为本,特别是朗读指导精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课堂片段一: 默词。 师:一下报了4个词语怎么记? 生1:按故事情节来记。(复述第一行词语的相关情节。) 生2:我也是按故事情节来记的。(复述第二行词语的相关情节。) 师:都是写谁? 生:吴王。 师:第二组写谁? 生:少年。 师:词语积累,事半功倍。 教师让复述不留痕迹。 课堂片段二: 师:哪些词告诉你作者在批评吴王? 生1:固执。 师:为什么? 生说词语解释。 师补充:坚

    07-22
  • 略读课《松鼠》让高段孩子同样感受童趣
    略读课《松鼠》让高段孩子同样感受童趣

    今天给小人们上略读课文《松鼠》。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眼前。可是,早自修,学生的机械化的朗读,让我这个旁听者怎么也欣赏不出小松鼠的可爱,更别说能听出孩子们的喜爱之情了。我该怎么让高段学生也那么感兴趣地,那么享受似的阅读本课,感受小松鼠的可爱,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呢?我的脑细胞开始不停地运转,昨天看过的教案需要推翻和重整。 上课了。我先和孩子们简单回顾了一下上一篇说明文《鲸》,然后问: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动物世界里,还有一些比较

    07-22
  • 《语文园地六》课堂教学日记
    《语文园地六》课堂教学日记

    一直怕这学期时间紧,来不及上,所以拼命绷紧了弦,使劲拉,一刻不敢松

    07-22
  • 运用音乐,突破重点
    运用音乐,突破重点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其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这一段文字中既有实在的事物,又有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在教学中,除了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读懂,读明白。我还借助音乐的手段,帮助学生来领悟。当《月光曲》的音乐响起,在皮鞋匠眼中出现的月亮、大海,仿佛也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

    07-22
  • 从课题入手 突破重点
    从课题入手 突破重点

    《父亲和鸟》是一篇讲述着父亲与鸟之间默契的感情。我从课题着手,请学生读读文本,借助父亲( )鸟的句式,让学生说说各自独有的体验。学生们有的说父亲喜欢鸟,有的说父亲爱护鸟,还有的学生说父亲十分的了解鸟。这群年纪小小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感悟。我顺水推舟,让学生组成4人讨论组,相互议议,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与喜欢。 没多久,一句句描写父亲动作、话语的句子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是呀,父亲通过鼻子闻闻,上上下下看看就知道林子里的鸟儿很多。父亲还知道小鸟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呢!父亲对鸟儿真是极其得熟悉

    07-22
  • 尝试着二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尝试着二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最近我在尝试着作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都没有在这个领域研究过,所以作为一个初学者,总是非常担心自己能不能教好作文。 看了一些文章,新课程下提倡快乐作文。 作了简单的理解,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儿,不要因为要写作文而产生很大的负担。再者,在寻找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轻松,让大家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最后,当然还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比如语句的表达,词语的运用,还有一些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因为要教二三年级,属于低段写作的起步阶段,以写话,写片段为

    07-22
  • 在积累中说话,在说话中积累
    在积累中说话,在说话中积累

    在学习《将相和》最后一个故事负荆请罪结尾段时,我采用了读、想、说、演的方法。首先读廉颇负荆请罪及蔺相如热情迎接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想象说话。我分了以下几步: 1、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你想想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话。想象说话之后请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本来还担心六年级的学生怕羞,不敢演,想不到非常踊跃,不但是男生,连女生都积极地要求表演。所以一开始打算请一组的,最后请了三组。特别是最后一组,虽是女生,演得特别逼真,把廉颇后悔不已、诚恳认错,蔺相如宽宏大量、一心为国的的形象表现得很突出。演好后班级里响

    07-22
  • 课外资料的有效链接——简谈毛海燕、韩勇中老师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课外资料的有效链接——简谈毛海燕、韩勇中老师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新课程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现了不少的阅读链接内容,不经意地分布在课后、拓展平台等中,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传递着内外结合的大阅读观。它刷新了教学中惟教材论的狭隘观念,刷新了阅读教学中以课教课的封闭行为,也刷新了学生孤立单一、缺乏联系与整合的阅读方式。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料,实现其与文本阅读的有效链接,使阅读教学从过度预设、封闭和垄断转向生成、开放和整合的一种飞跃,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是我们语文老师所共同思考并实践着的话题。在这次的与天妃小学教学联谊的五年级组的课堂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毛老师还是韩老师都在教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