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二次测量。
师:知更鸟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
1、点击PPT,图片中出现了三幅图(三种鸟)
师:又有三只鸟请一寸虫来测量,它们是谁?认识吗?(巨嘴鸟、苍鹭、蜂鸟)
(从图片上的方位开始介绍)
2、关键性提问:它们量的地方一样吗?它们会请一寸虫量什么?
(巨嘴鸟——嘴巴长度;苍鹭——腿的长度;蜂鸟——全身长度)
图片上用红笔标注出所要测量的位置和长度。
备注:幼儿表述不完整时,老师的回应是:把你们刚才说的话,连起来更精彩!)
3、二次测量要求:用一条一寸虫,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长度。
4、交流验证,PPT三种鸟竖的呈现方式。
提问:三种鸟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呢?(请了三位小朋友分别介绍)
第一个:直接说测量出某种鸟的测量结果。
第二个:看测量记号(闪亮儿童网www.Smtxjs.com),让其他幼儿猜测结果。
第三个:说出测量结果,让幼儿猜是那种鸟。
我的思考:这是活动最亮的提问和互动,平时我们会在该环节处理上,以平行的方式让幼儿直接呈现测量的结果即可,而这位老师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角度提问,彰显师幼互动和教育机智,让我倍受启发。
五、再见,一寸虫——感受一寸虫的机智。
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旋律。(谁在唱歌?)
提问:夜莺这么美妙的歌声,会请一寸虫来量什么呢?(眼睛、身体、嘴巴……)
2、继续故事:夜莺要请一寸虫来量它的歌声。
提问: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帮一寸虫想想夜莺的歌声该怎么量?
幼:歌能唱多远,就量多远;量夜莺的喉咙……
师:一边唱